时间: 2025-04-25 07:3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39:42
瑞鹤仙·杏烟娇湿鬓
作者: 史达祖 〔宋代〕
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盟未稳。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谁问。听歌窗罅,倚月钩阑,旧家轻俊。芳心一寸。相思后,总灰尽。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
杏花的烟雾轻轻湿润了鬓角。经过满是杜若的洲边,楚地的衣裳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回头看那翠绿的楼阁近在咫尺。我指着沙滩上的鸳鸯,暗藏着春天的怨恨。归来的马鞭声隐隐传来,心中却不再想念那不稳的情缘。只听到箫声飘荡,吹落了东边的云,再次数着故乡的花信。谁来问我?在窗缝中听着歌声,倚着月光的栏杆,旧日的轻盈俊朗。芳心一寸,经历相思后,已然灰尽。然而春风却多事,吹花摇柳,唤醒了幽幽的情思。面对此时的桃花又开始翻红,心中却又增添了几分瘦损。
史达祖,字君猷,号东山,宋代词人,以其精致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情感细腻而深邃。
《瑞鹤仙·杏烟娇湿鬓》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士人追求诗词艺术与个人情感表达的高峰期。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瑞鹤仙·杏烟娇湿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内心的情感纠葛。开篇通过“杏烟娇湿鬓”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氛围,唤起读者对春天美丽的联想。同时,诗中夹杂着对往昔情缘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出一种感伤的情绪。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杜若”、“鸳鸯”、“桃萼”等,借景抒情,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尤其是“奈春风多事”,表现出春天的风无意中唤醒了沉睡的情感,带来了一种既期待又无奈的情绪。结尾处的“又成瘦损”则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仿佛爱情的美好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消逝。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感受与对爱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个体在自然与情感交织中的无奈与美好。
诗中“杏烟娇湿鬓”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楚衣”象征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如何?
将史达祖的《瑞鹤仙·杏烟娇湿鬓》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情感与对春天的美好描绘,但李清照的诗更显女性柔情,而史达祖的作品则带有更多的感伤与怀旧。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史达祖的《瑞鹤仙·杏烟娇湿鬓》,体会其深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