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8:24
送隆公上人
独携谭柄去,千里指人寰。
未断生徒望,难教白日闲。
空江横落照,大府向西山。
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隆公上人的送别之情。诗人独自携带着谭柄(指着路的短杖)出发,朝着千里之外的人间,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期望。尽管未曾断绝对生活的希望,但在白日的光辉下却难以安闲。空旷的江面上留下日落的余辉,大府(指上人的居所)朝西山的方向。诗人渴望在陈那孔(小胜地)中畅游,但谁会想到石头是如此顽固,难以改变呢?
齐己(约779-837),字惟忠,号澄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僧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佛教和自然为题材,作品中常蕴含哲理,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作者送别隆公上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世间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
《送隆公上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送别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通过“独携谭柄去”展示了诗人孤独的出发,暗示了即将面对的旅途与人生的艰难。接下来的“千里指人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但随之而来的“未断生徒望”则道出了生命中的无常与不易。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并在白日的光辉下感到难以安闲。
诗中“空江横落照”一句,描绘了落日余晖映照在空旷江面上的美丽景象,象征着过往美好的回忆与即将逝去的时光。而“大府向西山”则暗示着隆公的归去,隐含着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两句“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艰难现实的无奈,尽管愿望美好,但现实依然坚硬如石。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人生与命运的辩证关系,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独携谭柄去”中的“谭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短杖
C. 一种书籍
D. 一种食物
诗中“未断生徒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绝望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过往的怀念
“空江横落照”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雨天
B. 晴天
C. 日落
D. 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