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4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40:33
苔寒两不借,对面宁尔劳。
欲语二三子,卑之毋甚高。
这首诗的意思是:寒冷的苔藓不借给我一丝温暖,面对面与你交谈,何必如此劳苦?我想跟你们谈论一些事情,但请你们不要太过高傲。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卑之毋甚高”这一说法可以与古代文人交往中的谦卑态度相关联,表现出作者的谦逊与对友人的恭敬。
方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生于北宋时期,因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多以自然、人生哲理为主题,常常展示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创作于方岳与友人聚会时,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尊重与谦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风俗。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意与期待。在寒冷的苔藓与费力的对话之间,诗人巧妙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距离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环境,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随后转入对话的期待,仿佛在呼唤朋友的温暖与理解。诗人希望与友人分享思想,但又在言语中流露出一种谦卑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真诚的友谊与尊重。整首诗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凸显了古代文人对交往的礼节与情感的细腻。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交流的情感,同时强调了谦卑与尊重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苔寒”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友谊
D. 劳累
“卑之毋甚高”中的“卑”是什么意思?
A. 高傲
B. 谦卑
C. 冷漠
D. 忽视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感慨
B. 对友谊的珍视与尊重
C. 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D. 对社会的批判
方岳的这首诗与苏轼的《赠刘景文》在表达友谊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方岳更侧重于谦卑与期待,而苏轼则展现了更为豪放与洒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