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罢》

时间: 2025-04-26 03:18:49

诗句

面骨岩棱不入流,放归何止四宜休。

束书自可供儿读,斗酒聊须与妇谋。

旧藁如山应有误,老夫於世本无求。

一犁春雨平生事,莫与诸公作话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49

原文展示:

面骨岩棱不入流,放归何止四宜休。
束书自可供儿读,斗酒聊须与妇谋。
旧藁如山应有误,老夫於世本无求。
一犁春雨平生事,莫与诸公作话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面朝峻峭的山岩,我不愿随波逐流,何必为了名利而停留在四方。手中的书本足以让儿子阅读,喝酒聊天也只想与妻子商讨。过去的旧事如同高山,或许存在误解,老夫我在这个世界上本无所求。春雨滋润下的耕耘,是我一生的事情,不想与各位谈论这些琐事。

注释:

  • 面骨:指面前的高耸山峰。
  • 岩棱:岩石的棱角,形容山势险峻。
  • 四宜:四方的安宜处,指安逸的生活。
  • 束书:手中所持的书本。
  • 斗酒:形容饮酒的场景,十分随意。
  • 旧藁:旧时的遗迹或往事。
  • 犁春雨:春天的雨水滋润田地,象征春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季良,号白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方岳为人淡泊名利,常以自然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对世事的看法。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方岳晚年创作,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表达了他对名利的厌倦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诗歌鉴赏:

《闻罢》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自我感悟,展现了对尘世的超脱与思考。开头“面骨岩棱不入流”,以高耸的山峰象征世俗的纷扰,诗人选择不随波逐流,显示出一种坚定的个性和理想。紧接着,诗人提到“束书自可供儿读”,表现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体现了在平淡生活中求得内心的满足。通过“斗酒聊须与妇谋”,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饮酒和妻子共商生活琐事,传递出温馨而朴实的家庭氛围。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旧藁如山应有误”,反映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思考,尽管往事如同高山一般重,然而“老夫於世本无求”,这句话是对自己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强调他对名利的无所求。最后一句“一犁春雨平生事”,以春雨滋润万物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莫与诸公作话头”,则是对世俗交往的拒绝,诗人选择与自然为伍,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内容上简洁而深刻,情感上恬淡而自足,是对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面骨岩棱不入流:面对高峻的山岩,我不愿随波逐流,暗喻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拒绝。
  2. 放归何止四宜休:即使归隐,也无止境,意在表达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3. 束书自可供儿读:手中有书,可以供儿子阅读,强调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
  4. 斗酒聊须与妇谋:喝酒只想与妻子讨论生活,表现出重视家庭的情感。
  5. 旧藁如山应有误:旧事如同高山,可能有误解,反映对过去的思考。
  6. 老夫於世本无求:老夫我在世间本无所求,显示出对名利的看淡。
  7. 一犁春雨平生事:春雨滋润下的耕耘,是我一生的事情,表达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8. 莫与诸公作话头:不想与大家谈论这些琐事,体现出诗人的超脱和清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旧藁如山”,将往事比作高山,强调其沉重。
  • 对仗:如“束书自可供儿读,斗酒聊须与妇谋”,形式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强调了家庭与自然的和谐,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面骨岩棱:象征高洁、坚定的意志,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拒绝。
  • 束书:象征文化和教育,体现了对家庭的重视。
  • 斗酒:象征闲适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春雨: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寓意着滋润和耕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岳的诗歌主题主要是: A. 名利追求
    B. 隐逸生活
    C. 战争与和平
    D. 友情与爱情

  2. 诗中提到的“斗酒聊须与妇谋”意在表达: A. 对饮酒的热爱
    B. 对家庭的重视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名利的渴望

  3. “旧藁如山应有误”中的“旧藁”指的是: A. 旧书
    B. 旧事
    C. 旧友
    D. 旧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逃避,强调了田园的宁静和安逸。而方岳的《闻罢》更加强调了对于名利的无所求,展现了内心的超脱与淡泊。两者都是对隐逸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选择。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方岳研究相关论文与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词 竹枝词 竹枝 其三 竹枝 其二 竹枝 其一 竹枝歌六首 其五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六首 其四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六首 其三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六首 其一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四首 其四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艮字旁的字 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弸中彪外 企足而待 比字旁的字 三旬九食 儿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失神丧魄 绵痼 立刀旁的字 旅獒 谆谆告戒 吉命 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淹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