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2:32
古人重非道,饥不苟豆羹。有为非其心,或不脱冕行。如何後世人,以官业其生。鄙哉乐欺人,犹以圣自名。
古人重视道德,即使在饥饿时也不随便接受食物。有些人虽然表面上有所作为,但内心并非真正愿意,甚至可能不脱去官帽去行动。为什么后世的人,却以官职为生计。可鄙的是那些以快乐欺骗他人,却还自称为圣人。
王令(1032-1059),字景仁,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特别是对官员们以官职为生计,不重视道德的行为的批评。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风气逐渐趋向功利,官员们往往以官职为生计,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王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评。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重道德的描述,对比了后世人对官职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忽视。诗中“古人重非道,饥不苟豆羹”一句,强调了古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放弃道德原则。而“如何後世人,以官业其生”则揭示了后世人以官职为生计,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最后两句“鄙哉乐欺人,犹以圣自名”更是对那些以官职为生计,却自称为圣人的行为的深刻讽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和批评。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道德的重视。通过对比古人重道德与后世人以官职为生计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和批评。
诗中“古人重非道”中的“非道”指的是什么? A. 道德 B. 不正当的途径或行为 C. 官职 D. 食物
诗中“以官业其生”的意思是? A. 以官职为生计 B. 以道德为生计 C. 以食物为生计 D. 以快乐为生计
诗中“鄙哉乐欺人”中的“乐欺人”指的是什么? A. 以快乐的名义欺骗他人 B. 以道德的名义欺骗他人 C. 以官职的名义欺骗他人 D. 以食物的名义欺骗他人
答案:1. B 2. A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