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6:24
何造诚作浩然堂陈义甚高然颇喜度世飞升之说 其二
——黄庭坚
万物浮沈共我家,清明心水遍河沙。
无钩狂象听人语,露地白牛看月斜。
小雨呼儿蓺桃李,疏帘帏客转琵琶。
尘尘三昧开门户,不用丹田养素霞。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万物的关怀与自然的感悟。万物在世间浮沉,而我与之同在,清明的心如同流水般流遍每一寸土地。无钩的狂象也能听懂人类的语言,露天的白牛在月光下静静凝视。小雨中,孩子们呼唤着桃李,窗帘轻掀,客人则在轻声弹奏琵琶。尘世的纷扰让我在三昧中打开心灵的门户,不需要依靠丹田来修养那缥缈的真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抒情,尤其以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和追求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道教思想的融会贯通。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吸引读者。开篇“万物浮沈共我家,清明心水遍河沙”,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心态。诗中“无钩狂象听人语”这句颇为形象,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体现了“和谐”这一主题。
后面的意象如“小雨呼儿蓺桃李”,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温馨,表现出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最后“尘尘三昧开门户”,则将诗的思想推向更高的境界,暗示通过内心的宁静找到真正的自我,不再依赖外在的修炼。整首诗不仅充满了自然的气息,更是融入了浓厚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的哲学思考,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无钩狂象”指的是什么?
“清明心水”比喻什么?
诗中的“尘尘三昧”指的是什么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与黄庭坚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而黄庭坚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