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4:56
次韵感春五首
作者: 黄庭坚
我与子桑友,既往雨弥旬。
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趋新。
东风无行迹,佳气满城闉。
麦苗生陂陇,叹息不食陈。
谁能裹饭来,定是寂寞人。
一曲古流水,试拂弦上尘。
古木少生意,轮囷卧河滨。
惭愧桃与李,相随见阳春。
我和你是老朋友,过去的雨水绵绵不绝。
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改变,天地间却突然焕然一新。
春风无声无息地来到,温暖的气息充满了城墙。
麦苗在田间悄然生长,我叹息着不再吃旧粮。
谁能带饭来,定是孤独的人。
一曲古老的流水声,试着拂去弦上的尘埃。
古老的树木黯淡无光,轮子在河边静静卧着。
我感到惭愧,桃树和李树,在阳春共相随。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书法家和诗人,苏轼的好友。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春天时节写成,表达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春天变化的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
黄庭坚的《次韵感春五首》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诗作。从诗的开头“我与子桑友”便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谊的珍视,而后“既往雨弥旬”则引领出过去的回忆,体现出一种时光的流逝感。诗中不仅有对友谊的赞美,更有对春天的赞美,尤其是“天地忽趋新”一句,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带来的新气象。
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像“叹息不食陈”之句,似乎在暗示着对时光的感叹,对旧时光的怀念。而“古木少生意”则通过对比,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古木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照,突显出时间的无情。
通过“惭愧桃与李”的结尾,黄庭坚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出一种心灵深处的惭愧与感慨,令人深思。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感叹,更是对生命、时间与友谊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黄庭坚的《次韵感春五首》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古流水”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时间的流逝
c) 幸福
d) 孤独
“惭愧桃与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羞愧与感慨
c) 疲惫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