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24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遇平生。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梦幻,强调对世俗荣辱的无所谓。只要在闲适的时光中遇到人生的真实,举杯饮酒时秋露沁凉,吟诗作对时夜色如冰。想起那风雨交加的夜晚,小窗中灯火柔情,问谁能与我千里同行。看那晚山如眉般翠绿,秋水如镜般明亮。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钟鼎山林”可看作对古代权贵生活的感慨,传达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著名的词人和军事将领。他的词风豪放,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表达了对世俗荣辱的淡然态度。
这首《临江仙》以清新脱俗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钟鼎山林都是梦”揭示了世俗富贵的虚幻,接着通过“人间宠辱休惊”强调了对世俗荣辱的无所谓。整首词在对比中展现出深厚的哲理:在浮华的表象下,真正的生活应当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描绘出一种清静的生活状态,酒与诗都是生活的情趣,浑然一体。尤其是“秋吸露”,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清新与宁静,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记取小窗风雨夜”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度的温情时光,特别是那灯下的柔情,增添了几分人情味。最后一句“问谁千里伴君行”则是发自肺腑的惆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无奈,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词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对人生荣辱的超然态度,珍惜与友人共度的时光,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钟鼎山林都是梦”意指什么?
A. 生活的荣华富贵
B. 自然的美丽
C. 友情的珍贵
D. 诗句的清新
诗中提到的“小窗”代表什么?
A. 窗外的风景
B. 内心的宁静
C. 友人的情谊
D. 生活的烦恼
“晚山眉样翠”中的“眉”指代什么?
A. 眼睛
B. 山的形状
C. 自然的景色
D. 朋友的祝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相较,辛的词多表现出豪放与豪情,而李的词则更显细腻与感性。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与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