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3:03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色,西边的山峰如奔腾的骏马般回旋而过,众多山峦似乎在向东倾斜。溪水奔流直下,水花四溅,小桥横跨其上,月亮在天边初现弓形。人们本该悠闲度日,却因天意多变而忧虑,长长的松树成排。我的小屋在龙蛇交错的影子之外,风雨的声音此起彼伏。山峦重叠,争相展现出清爽的气息,仿佛晨雾中的三四个山峰。看那像谢家子弟般衣冠楚楚、气宇轩昂,车马雍容。我在此地感受到一种雄浑深沉的雅致,恰如面对太史公的文章。新修的堤岸,何时才能在这个雾水缭绕的偃湖上完工?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和将领。他的词风豪放,兼具高远与细腻,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他在经历了多次政治挫折后,选择隐居于山水之间,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以雄浑的山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诗中开篇的“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便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奔腾向前的力量,仿佛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溪水的奔流与月色的初现,构建了一个动态而优美的自然场景。
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辛弃疾巧妙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提到的“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尽管身处美丽的山水之间,内心却难以平静,流露出一种对时局的担忧。
此外,“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一语,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却又不得不面对外界的干扰与风雨,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以“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作结,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整个诗篇结构严谨,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交织,使得诗作不仅具备了艺术美感,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全诗通过描绘灵山和偃湖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展现出一种雄浑而深邃的艺术风格。
诗中描绘的“叠嶂”指什么?
A. 适合栖息的地方
B. 重叠的山峦
C. 一种植物
辛弃疾在诗中提到的“谢家子弟”主要象征什么?
A. 高雅气质
B. 贫穷
C. 战士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无奈与期待
B. 高兴与满足
C. 忧愁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