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时间: 2025-05-02 12:25:35

诗句

大儒学礼小儒诗,听取胪传夜控颐。

事出肺肝人易见,道如饮食味难知。

此生能著几緉屐,何处高悬一缕丝。

却笑空山顽老子,年来堪受八风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5:35

原文展示:

辛弃疾的《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大儒学礼小儒诗,
听取胪传夜控颐。
事出肺肝人易见,
道如饮食味难知。
此生能著几緉屐,
何处高悬一缕丝。
却笑空山顽老子,
年来堪受八风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儒者重视礼仪,小儒者专注于诗词,听别人讲述故事,夜里也不愿停下口舌。事情的本质容易看见,但真理的滋味却如饮食一般难以领悟。这一生能够穿上多少双鞋子,在哪里能高悬一缕丝线呢?我却嘲笑那空山中的顽固老者,多年来还在经受着八方风吹。

注释:

字词注释:

  • 大儒:指博学多才的儒者,强调礼仪。
  • 小儒:指专注于诗歌的小儒者。
  • 胪传:指讲述、传述。
  • 肺肝:比喻内心深处,意指真情实感。
  • 道如饮食:指道理的领悟难以比喻。
  • 緉屐:指鞋子,这里用以象征人生的经历。
  • 高悬一缕丝:象征理想或追求的高度。
  • 空山:喻指空旷而无人烟的地方。
  • 顽老子:指顽固不化的老者。
  • 八风:指种种外界的干扰和冲击。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诸葛元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诗中通过对比大儒与小儒的学习态度,借以反映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词人、诗人,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词风豪放,常以壮志豪情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某些老者顽固态度的不屑和对理想追求的深思。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这首《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大儒和小儒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识的学习和修养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而是内心真正的体验与感悟。诗中提到的“大儒学礼小儒诗”,既是对教育的思考,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省。诗人在这里不仅关心文化和知识的传承,也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更深入的探讨。

“事出肺肝人易见,道如饮食味难知。”这两句尤为引人深思,前者强调了人们对表象的敏感,后者则指出了真实的道理往往难以理解。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哲理性,让人反思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幻。

通过“此生能著几緉屐,何处高悬一缕丝”,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感慨,面对人生的短暂与理想的遥远,充满了无奈与幽默。而最后一句“却笑空山顽老子,年来堪受八风吹”,则是对顽固态度的嘲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洒脱与不羁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儒学礼小儒诗:大儒者注重礼仪,小儒者专注于诗词,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学习与追求方向。
  2. 听取胪传夜控颐: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夜晚仍在讲述和倾听,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3. 事出肺肝人易见:事情的本质容易被看见,强调了直观与事实。
  4. 道如饮食味难知:比喻真理的领悟如饮食一般难以感知,强调内心体验的重要性。
  5. 此生能著几緉屐:反思人生经历的有限性,象征着人生的旅行与探索。
  6. 何处高悬一缕丝:表达追求理想的渴望与难以实现的无奈。
  7. 却笑空山顽老子:对固执的老者表示不屑,反映出诗人的不羁与洒脱。
  8. 年来堪受八风吹:形容生活中遭受的种种磨难与考验,暗示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大儒与小儒的对比,突显出人生追求的多样性。
  • 通过比喻与象征(如“饮食”、“緉屐”),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层次。
  • 采用夸张与讽刺手法,表达了对顽固态度的嘲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追求与内心的真实感受,强调真理的难以领悟与人生的短暂,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理想与社会现象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大儒、小儒:象征着不同的文化追求与人生观。
  2. 肺肝: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3. 饮食:比喻道理的难以理解。
  4. 緉屐:象征人生经历与追求。
  5. 高悬一缕丝:理想与目标的象征。
  6. 空山:象征孤寂与反思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大儒与小儒分别代表什么?

    • A. 学礼与写诗
    • B. 知识与无知
    • C. 富有与贫穷
    • D. 美德与罪恶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此生能著几__”,表示人生经历的有限性。

  3. 判断题:诗中“却笑空山顽老子”表达了诗人对固执态度的赞同。(对/错)

答案:

  1. A
  2. 緉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反映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 苏轼的《定风波》: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洒脱态度。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陆游的作品都展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理想,辛弃疾的豪放与陆游的深沉形成鲜明对比。可以分析两者在表达情感时的不同技巧与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全集》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寒食有感 过郑吏部水阁 过真定 过淮值雨偶成呈王枢密 过淮甸 过邯郸 过楚用作 国清曹源为书名已复说偈云 癸已圣节二首 癸已圣节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去万里 父为子隐 緑川 财运亨通 龍字旁的字 入脚 同字框的字 猥辞 獐麇马鹿 移山填海 临深履尾 豆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并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