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6:09
作者: 释文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毛羽诚无取,禽中号善鸣。
能将一片舌,巧作百般声。
元是因风气,曾非出性情。
君看五月后,瘖默愧流莺。
这只鸟的羽毛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鸟类中却以善于鸣叫而闻名。它能用一片舌头,巧妙地发出各种声音。其实这都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并非它的本性。你看看五月过后,它的声音却变得沉默无声,竟让鸣叫的黄莺都感到羞愧。
作者介绍: 释文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之时,借鸟鸣之声,隐喻人们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变化与无奈。
《反舌》这首诗通过对鸟鸣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那些善于迎合环境、灵活变通的人的一种微妙反思。诗中通过描写一只羽毛普通但能发出百种声音的鸟,展现了外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诗人用“因风气”来说明,许多事物的变化并非其本性,而是外界的影响。接着,诗人以“瘖默愧流莺”作结,指出在这种变化中,反而让真正的鸣叫者感到羞愧,深刻揭示了个体在社会风气中的无奈与挣扎。整体来看,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警示性和启发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外在环境对个体性格与行为的影响,揭示了人们在社会风气中不得不迎合与变通的无奈。
诗词测试:
“毛羽诚无取”中的“毛羽”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瘖默愧流莺”是指什么?
诗中强调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