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双溪即事》

时间: 2025-05-05 07:40:47

诗句

竹底开幽径,山根结小楼。

谁知多病苦,自判一生休。

舟著平沙尾,桥横古渡头。

往来皆物役,却扫独无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40:47

原文展示:

双溪即事
作者: 王炎 〔宋代〕

竹底开幽径,山根结小楼。
谁知多病苦,自判一生休。
舟著平沙尾,桥横古渡头。
往来皆物役,却扫独无求。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底下,一条幽静的小路悄然展开;山脚下,建起了一座小楼。谁能理解我多病的苦楚呢?我已经自我判定这一生就此结束。船只停靠在平坦的沙滩尽头,古老的桥横跨在渡口头。来往的人们都忙于生计,我却心无所求,宁静自得。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径:幽静的小路。
  • 小楼:指小型的楼房,通常在山水之间。
  • 多病苦:形容身体多病,生活艰辛的苦楚。
  • 自判:自己判断、决定。
  • 舟著:船停靠。
  • 平沙尾:指平坦的沙滩尽头。
  • 古渡头:古老的渡口。
  • 物役:物质和生活的压力。
  • 扫独无求:形容内心宁静,没有任何欲望和追求。

典故解析:

  •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俗忙碌的反思,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双溪即事》是王炎在某个安静的山水环境中写就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流露出对世俗繁忙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双溪即事》展现了王炎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世俗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竹底开幽径,山根结小楼”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竹林和山脚的小楼共同构成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给人以宁静和安逸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入自我反省,感慨自己“多病苦”,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显露无遗。这里,诗人通过“自判一生休”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放弃,似乎已对生活的艰辛感到心灰意冷。

后两句“舟著平沙尾,桥横古渡头”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船只停泊在沙滩,古老的桥横跨渡口,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常态。然而,诗人在此却又强调“往来皆物役,却扫独无求”,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尽管周围的人们都在忙于生计,诗人却选择了心灵的自由,无所追求,这种洒脱和超然的态度让人深感敬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王炎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是一首兼具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底开幽径:描绘出竹林下的小路,给人以幽静之感,暗示诗人身处自然之中。
  2. 山根结小楼:小楼与山的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 谁知多病苦:转折,引入个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惆怅。
  4. 自判一生休:表达出对生命无奈的自我放弃。
  5. 舟著平沙尾: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生活场景。
  6. 桥横古渡头:古老的桥梁象征着历史与时间的流逝。
  7. 往来皆物役:揭示周围人们忙于生活的现实。
  8. 却扫独无求:诗人心无所求,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舟行,暗示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竹、山、小楼、舟、桥等自然元素构成了和谐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忙的厌倦,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2. :代表着稳定与永恒。
  3. 小楼: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4. :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5. :象征着连接与历史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溪即事》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王炎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舟著平沙尾”的意象,舟停在哪里?
    A. 山顶
    B. 河流中心
    C. 平坦的沙滩
    D. 茂密的森林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积极向上
    B. 忍耐和接受
    C. 无所追求,心灵自由
    D. 努力奋斗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双溪即事》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
  • 王维的《山居秋暝》也展现了山水之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传达出相似的隐逸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歌选》
  2. 《宋代诗人研究》
  3. 《王炎诗集》
  4. 《陶渊明与田园诗》

相关查询

西湖杂咏 三十年代初 西湖春游曲 其二 西湖二首 西湖十咏 其四 雷峰落照 西湖宴集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二十三 西湖春词 其一 西湖十咏 其一 苏堤春晓 西湖曲 西湖钱别瞿中书次钱学士韵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幸结尾的成语 龙跃虎踞 前因后果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天姿国色 昞然 矛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鼻字旁的字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八字旁的字 衮衣绣裳 包含孱的词语有哪些 一无长物 后起之秀 示字旁的字 浄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