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皋杂兴 其八》

时间: 2025-07-27 16:31:22

诗句

范蠡功成爱五湖,空烟犹想晓篷孤。

从知乌喙难同乐,不待君王赐属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31:22

原文展示:

东皋杂兴 其八
作者: 释妙声 〔明代〕

范蠡功成爱五湖,
空烟犹想晓篷孤。
从知乌喙难同乐,
不待君王赐属镂。

白话文翻译:

范蠡功成之后,喜爱五湖的景色,
即使空中烟雾缭绕,仍然怀念清晨的孤篷。
从此知道,乌鸦的啼叫难以与我同乐,
不必等待君王赐予我荣华富贵。

注释:

字词注释:

  • 范蠡: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后为著名的商人,因助越国打败吴国而成名。
  • 五湖:指中国的湖泊,这里象征着广阔的自然景观。
  • 空烟:指空中的烟雾,象征模糊的景象。
  • 晓篷:清晨的船篷,表达一种孤独的情怀。
  • 乌喙:指乌鸦的嘴,象征不和谐的声音。
  • 君王:指统治者,这里隐含着对权力的渴望。

典故解析:

  • 范蠡:在历史上,范蠡被视为成功的象征,诗中提到他,暗示作者追求自由与自然,不愿追逐功名利禄。
  • 五湖四海:常用来形容广阔的天地和多样的生活,表达一种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妙声,明代诗人,以道教思想为基础,崇尚自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范蠡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追求自由与自然生活的向往。开头提到范蠡“功成”,暗示了成功之后的生活状态,但他转向“爱五湖”,显示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似乎在对比功名与自然之间的选择。接下来的“空烟犹想晓篷孤”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尽管周围的环境让人感到迷惘,但他依然怀念那种孤独而宁静的生活。最后两句“从知乌喙难同乐,不待君王赐属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超然态度,表达了他不愿意为权贵所束缚的自由精神。

整首诗透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最终选择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非世俗的荣华富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范蠡功成爱五湖:在功成名就后,范蠡选择向往五湖,表现他对自然的向往。
  • 空烟犹想晓篷孤:即使在空中烟雾缭绕的情况下,诗人仍怀念那孤独的船篷,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从知乌喙难同乐:意识到乌鸦的叫声无法与自己共享快乐,暗示着孤独感。
  • 不待君王赐属镂:不需要君王的赏赐,强调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乌喙”比作不和谐的声音,反映内心的孤寂。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传达了作者追求宁静与内心满足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五湖:象征广阔的自然与自由。
  2. 晓篷:象征孤独的生活状态。
  3. 乌喙:象征不和谐的声音,暗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范蠡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功名利禄
    B. 自由与自然
    C. 战争与胜利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晓篷”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孤独与宁静
    C. 权力的象征
    答案:B

  3. 诗人对君王的态度是什么? A. 渴望依赖
    B. 超然淡泊
    C. 追求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释妙声的《东皋杂兴 其八》都表达了对孤独和自然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和情感丰富,而释妙声则通过典故和意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古诗词的联系》

相关查询

和延州经略庞龙图八咏 其二 供兵硙 出野观农二首 其二 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 元夜观正阳锡宴 赠文雅度大士 木芙蓉盛开四解 闻蛙二首 其一 题横山寺 三月四日玩园花小集 水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晴明 力字旁的字 点头称是 跕坠 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清水无大鱼 白浪掀天 非字旁的字 交钞 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铜的词语有哪些 瞭楼 心甘情愿 折文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水波不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