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42:09
乃不留斯人,以为风雅舌。
萧萧九辨二千年,楚秋一派传岭揭。
严霜白露失时心,流入歌章俱秀洁。
呜呼哭君兮风雅芜,蕙华无实百芳枯。
这位杰出的人物不再留存,我只能以此来表达风雅的情怀。
时光流逝,已逾两千年,楚地的秋天依然传承着那一份清雅。
严霜和白露使我的心失去了时机,流传下来的歌章也都显得秀丽而洁净。
哀哉,我在此痛哭君王,风雅的境界已然荒芜,蕙兰虽美却无实,百花也都枯萎了。
“楚秋”指的是中国古代楚国的文化背景,楚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诗歌传统闻名。诗中提到的“蕙华”象征着高雅与美好,然而“无实”则表达了失去的惋惜和现实的残酷,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哀痛。
郭之奇,明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时事的感慨,尤其对故国的思念与哀痛。
《七哀章哭宋尔孚》是郭之奇为悼念宋尔孚而作,表达了对这位文化名人的追思与敬意。此诗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反映了明代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个人品德的推崇。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浓郁的哀愁与对往昔的追忆。首句通过对“斯人”的感叹,揭示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传达出一种对古典风雅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的“萧萧九辨二千年”则通过历史的流转,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使时光荏苒,楚地的秋天依然带着那份清雅的气息。作者用“严霜白露”来形容内心的失落和不安,流入的歌章虽仍然显得秀丽,但其背后却是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惋惜。最后的“呜呼哭君”则是对君主的深切哀悼,表现出对风雅境界的失落,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在意象上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寒冷,情感上则交织着怀念、哀痛与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文化传承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风雅的哀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与对美德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斯人”指的是谁?
“蕙华无实”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使用的“严霜白露”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