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0:56
原文展示: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白话文翻译:
樱花已经落尽,月光照在阶前,我愁苦地倚靠在香熏的笼子上。
想起去年的今天,心中的恨意依旧相同。
双鬟未整,头发凌乱显得憔悴,泪水沾湿了红色的衣襟。
我在何处承受思念的苦楚,纱窗内醉卧于梦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著名词人,因其词风婉约动人而被后人称道。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尤其是在国家灭亡后,他的词作更加表现出深沉的哀愁与对往昔的追忆。
创作背景: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作于李煜晚年,体现了他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的感慨。正值樱花落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李煜借此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无尽的愁苦。
诗歌鉴赏:
李煜的《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以樱花的凋零为引子,抒发了内心的忧愁与思念。诗的开头“樱花落尽阶前月”,通过描绘花落月明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哀伤的氛围。这种自然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李煜深厚的诗人情怀。
接下来的“象床愁倚薰笼”中,象床与薰笼的意象交织,蕴含了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作者的愁绪似乎与环境相互映照,愁苦不离身。特别是“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李煜在此表达了对往年美好时光的怀念,恨意依旧,似乎无法释怀。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更是展示了他在思念中愈加憔悴的形象,泪水沾湿衣襟,令人心痛。最后一句“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和思念的苦楚,纱窗暗示着隔离与梦幻,仿佛在渴望中迷失了自我。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李煜在艺术表现上的高超技艺,以及他对人生无常、爱恨交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樱花的凋零,表现了李煜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深切怅惘,主题集中在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樱花落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无所谓
“双鬟不整云憔悴”中的“双鬟”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发饰
C. 一种衣服
诗中“何处相思苦”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理?
A. 快乐
B. 孤独
C. 忘记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煜与李白的作品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