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8:59
作者: 李煜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整夜未眠感到疲倦,披上衣服走出门外。
寒冷的月光照在秋天的竹子上,风声透过窗子划过夜晚的宁静。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月寒秋竹”及“风切夜窗声”反映了诗人对秋夜景象的细致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清冷的气息,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作者介绍: 李煜是五代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富有个人色彩。李煜在位期间国势衰弱,后被宋朝攻陷,成为俘虏,后期创作多带有感伤和怀旧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煜身处困境之际,表达了他对孤独夜晚的思索和对已逝繁华的怀念。诗中的场景是他失去权势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深沉的孤独感。
《三台令》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展现了李煜内心的孤独和疲惫。诗的开头“不寐倦长更”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虑而无法入睡的状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惆怅。“披衣出户行”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行动,似乎是为了逃避内心的烦闷。
接下来的“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则是对环境的细致描写,月光的寒冷与秋竹的冷清形成了对比,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夜晚的风声也如同刀割般清晰,让人感受到一种刺骨的冷。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夜晚,展现了李煜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诗中充满了孤寂与清冷的意境,充分体现了李煜作为词人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李煜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展现了他内心的脆弱与无奈。
诗中“月寒秋竹冷”中的“月”象征什么?
“不寐倦长更”中“长更”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