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2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28:21
喜迁莺·晓月堕
作者: 李煜 〔唐代〕
晓月堕,宿云微,无语枕凭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清晨的月亮缓缓落下,夜晚的云朵轻轻飘浮,我无言地依靠在枕头上。梦中回到芳草茵茵的地方,思绪依依,听到天边传来的稀疏雁鸣。啼叫的黄莺飞散,残余的花朵纷乱,画堂深院里显得格外寂寞。那一片红花请不要全部扫去,留着等舞者归来时再欣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晓月”、“雁声”等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传达了孤寂与思念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诗人、词人。其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李煜南唐时期,正值其国破家亡之际,个人情感与国破的悲痛交织,词中所表达的孤独和思念,正是他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喜迁莺·晓月堕》是李煜的经典之作,整首词以清晨的景象开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词中通过描写月亮的落下、云朵的轻盈,展现了清晨的恬静与孤寂。紧接着,词人梦回芳草的景象,似乎在追忆过去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天远雁声稀”的出现,梦境的美好被现实的孤寂所打破,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啼莺散,馀花乱”,描绘了黄莺的啼叫声和花朵的纷乱,进一步加深了环境的寂寞感。词的最后两句以红花留待舞人归作结,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期待,体现了即使在孤独中也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李煜作为词人的细腻与深刻,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孤独、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开,传达了李煜在国破家亡之际的深切感受,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晓月堕”,它的意思是:
A. 清晨的月亮消失
B. 清晨的月亮落下
C. 晚上的月亮升起
“梦回芳草思依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如何理解“片红休扫尽从伊”?
A. 红花要全部扫去
B. 留下红花等舞者归来
C. 红花不重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煜的《喜迁莺·晓月堕》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怀旧中融合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为豁达。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喜迁莺·晓月堕》,深刻体会诗人李煜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