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法华山天衣寺》

时间: 2025-05-06 01:43:26

诗句

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

云生座底铺金地,风起松梢韵宝铃。

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闲持经。

时人不信非凡境,试入玄关一夜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43:26

原文展示:

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
云生座底铺金地,风起松梢韵宝铃。
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闲持经。
时人不信非凡境,试入玄关一夜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法华山天衣寺的美丽景色。山峦宛如莲花宫殿,楼台错落,直插青天。云彩如同金色的地毯铺在座位底下,风起时松树上发出宝铃般的韵律。龙的喷水声如同击打着铙钹,猿猴在月色下悠闲地啼叫,似乎在持经诵读。时人不相信这里是个非凡的境地,若能走进寺庙的玄关,便能听到一夜的美妙声音。

注释:

  • 莲宫:指佛教中的神圣之地,常用来比喻寺庙。
  • 迤逦:形容楼台的曲折延伸。
  • 青冥:形容深邃的天空。
  • 铺金地:形容云彩像金色的地毯。
  • 韵宝铃:指风吹松树发出如铃声般的韵律。
  • 龙喷水声:形容山间流水声,如同龙在喷水。
  • 猿啼:猿猱的叫声,通常与寂静的夜晚相伴。
  • 玄关:指寺庙的门口,进入佛教圣地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关心民生,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人知。白居易的诗歌常以叙事和抒情并重,情感真挚,易于理解。

创作背景:

《题法华山天衣寺》是白居易在游览法华山天衣寺时所作。法华山以其清幽的环境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佛教文化的认同,也表达了他希望世人能感受到这片非凡境地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法华山天衣寺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受。开头两句以“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将山与寺融为一体,形象生动;“云生座底铺金地”,则通过视觉的转换,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接下来的“风起松梢韵宝铃”则利用声音的描写,增添了自然与灵性的交融,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

诗中“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闲持经”两个句子,展现了山中生灵的和谐共处,龙声与猿鸣相得益彰,诗人通过音韵的变化让整个山水意境更加生动。最后两句“时人不信非凡境,试入玄关一夜听”,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人们的不解与期望,试图引导人们去体验这份超凡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为莲宫作画屏:山峰仿佛是一个莲花宫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楼台迤逦插青冥:楼台依山势蜿蜒,直插入蔚蓝的天空。
  3. 云生座底铺金地:云彩在座位底下如金色地毯般铺展。
  4. 风起松梢韵宝铃:风吹动松树,发出如铃声般的韵律。
  5. 龙喷水声连击罄:山间流水声如同龙在喷水,声响清脆。
  6. 猿啼月色闲持经:猿猴在月光下悠闲啼叫,似乎在吟诵经文。
  7. 时人不信非凡境:当代人对这个非凡之地并不相信。
  8. 试入玄关一夜听:若能进入寺庙的玄关,一夜的美妙声音将会倾听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为莲宫”暗示了山的神圣与美丽。
  • 拟人:如“猿啼月色闲持经”,赋予猿猴人性化的行为。
  • 对仗:如“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闲持经”,结构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描绘法华山天衣寺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宫:象征着清净与神圣,佛教中常用的意象。
  • 青冥:代表天空的广阔与苍穹的深邃。
  • 金地:象征着富饶与光辉,暗示了美好的事物。
  • 宝铃:传达出一种灵动的美感与悦耳的音韵。
  • :常与水相关,象征着力量与神秘。
  • :象征自然的灵动与自由,常用于表达孤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D. 王维
  2. “云生座底铺金地”中的“金地”主要指什么?

    • A. 金色的地板
    • B. 形容云彩的光辉
    • C. 寺庙的金色装饰
    • D. 富饶的土地
  3. 诗中“试入玄关一夜听”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寺庙的渴望
    • B. 对世人的失望
    • C. 对夜晚的恐惧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描绘自然山水的作品。
  • 《夜泊牛津》:白居易对自然景色的感怀。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更侧重于动态的自然景象。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自然表达思念之情,情感更为沉重。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白居易的作品更注重静谧与和谐,而李白则偏向于动态的壮阔,杜甫则在自然中寄托深厚的人文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与左兴宗湓城别 戏赠费冠卿 题逍遥楼伤故韦大夫 赠侯山人 董监庙 曲池陪宴即事上窦中丞 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 寒食野望 送准上人归石经院 八月十五夜卧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坎德拉 枭雄 东壁余光 当头棒喝 海立云垂 包含豕的词语有哪些 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傒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佛号 质典 火字旁的字 不丰不俭 竹字头的字 箒卜 釒字旁的字 妇道人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