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4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43:26
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
云生座底铺金地,风起松梢韵宝铃。
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闲持经。
时人不信非凡境,试入玄关一夜听。
这首诗描绘了法华山天衣寺的美丽景色。山峦宛如莲花宫殿,楼台错落,直插青天。云彩如同金色的地毯铺在座位底下,风起时松树上发出宝铃般的韵律。龙的喷水声如同击打着铙钹,猿猴在月色下悠闲地啼叫,似乎在持经诵读。时人不相信这里是个非凡的境地,若能走进寺庙的玄关,便能听到一夜的美妙声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关心民生,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人知。白居易的诗歌常以叙事和抒情并重,情感真挚,易于理解。
《题法华山天衣寺》是白居易在游览法华山天衣寺时所作。法华山以其清幽的环境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佛教文化的认同,也表达了他希望世人能感受到这片非凡境地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法华山天衣寺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受。开头两句以“山为莲宫作画屏,楼台迤逦插青冥”,将山与寺融为一体,形象生动;“云生座底铺金地”,则通过视觉的转换,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接下来的“风起松梢韵宝铃”则利用声音的描写,增添了自然与灵性的交融,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
诗中“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闲持经”两个句子,展现了山中生灵的和谐共处,龙声与猿鸣相得益彰,诗人通过音韵的变化让整个山水意境更加生动。最后两句“时人不信非凡境,试入玄关一夜听”,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人们的不解与期望,试图引导人们去体验这份超凡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旨在描绘法华山天衣寺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和谐关系。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云生座底铺金地”中的“金地”主要指什么?
诗中“试入玄关一夜听”表达了什么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白居易的作品更注重静谧与和谐,而李白则偏向于动态的壮阔,杜甫则在自然中寄托深厚的人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