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与左兴宗湓城别》

时间: 2025-07-26 20:21:31

诗句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21:31

原文展示:

与左兴宗湓城别 熊孺登 〔唐代〕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遇到分流的九条水道,人们即将分别,猿猴的叫声三次响起,月亮仿佛变成了秋天的象征。不知道下次相见会是何时,在这个夜晚,年轻的我们仿佛可以一夜白头。

注释:

  • 九派:指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九条支流。
  • 猿到三声:猿猴的叫声,常用来表达离别的哀愁。
  • 月为秋:月亮在这里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 堪白头:形容时间流逝之快,情感之深,仿佛一夜之间就可以让人变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孺登,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他的诗作多涉及离别、怀旧等主题,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熊孺登在与友人左兴宗分别时所作,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和对未来相见的不确定感。诗中通过江水、猿声、月亮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离别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水分流、猿声哀鸣、月亮象征秋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诗中的“九派”和“三声”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数字,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一句“此夜少年堪白头”更是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江逢九派人将别”,通过江水分流的自然景象,引出了离别的主题。
  • 第二句“猿到三声月为秋”,猿声和月亮都是离别的传统象征,这里通过猿声和月亮的变化,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感。
  • 第三句“不知相见更何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见的不确定和忧虑。
  • 第四句“此夜少年堪白头”,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为秋”将月亮比作秋天的象征,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 夸张:“此夜少年堪白头”夸张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重。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体验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江逢九派:象征着离别的开始,江水分流暗示了人生的分岔路。
  • 猿到三声:猿声是离别的传统象征,三声猿鸣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 月为秋:月亮在这里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派”指的是什么? A. 九条河流 B. 九条支流 C. 九个方向 D. 九种情感 答案:B

  2. 诗中的“猿到三声”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哀愁 C. 平静 D. 惊讶 答案:B

  3. 诗中的“月为秋”是什么意思? A. 月亮变成了秋天 B. 月亮象征秋天 C. 月亮在秋天 D. 月亮和秋天无关 答案:B

  4. 诗中的“此夜少年堪白头”表达了什么? A. 年轻人容易变老 B. 离别之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年轻人不怕老 D. 年轻人一夜之间变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一首著名的离别诗,通过黄鹤楼的景象来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熊孺登的《与左兴宗湓城别》都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离别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加含蓄,而熊孺登的诗则更加直白。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熊孺登的诗作,可以查阅更多关于他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荆门上张丞相 下赣石 凉州词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寻天台山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 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 寻白鹤岩张子容 姚开府山池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牙字旁的字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偃旗仆鼓 韭字旁的字 两髦 囊开头的成语 西字头的字 幻质 赏罚不明 天下滔滔 示字旁的字 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吃青 裹足不前 凡宾 包含榜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傍人篱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