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1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16:47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其二
向来皇祐最升平,
民识犁锄不识兵。
茶向此时还有录,
令人长羡蔡端明。
这首诗描述了在皇祐年间的太平盛世,百姓们只知道耕种而不知战争。茶在这个时期依然被记录和重视,让人不禁羡慕蔡端明的成就。
潘牥,字子真,号南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思考。
此诗写于宋仁宗时期,正值国家富强,民众安居乐业,诗人通过茶的象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茶文化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怀念与珍惜。开头的“向来皇祐最升平”直接引入了诗的时代背景,描绘了一个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面。接下来提到“民识犁锄不识兵”,则突出了百姓对战争的无知与漠然,显示出这个时代的和平与繁荣。诗的后半部分以“茶向此时还有录”引出了茶文化的重要性,表明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象征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最后一句“令人长羡蔡端明”则表达了对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钦佩,蔡襟作为茶学家,其成就令人向往,强调了茶在文化中的地位。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和平年代的安定生活,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珍视与钦佩,通过历史的回顾,让人感受到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皇祐年间的特点是什么?
A. 动荡不安
B. 和平安定
C. 战争频繁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蔡端明是以什么著称的?
A. 战争
B. 茶文化
C. 诗词
答案:B
“民识犁锄不识兵”表达了什么样的状态?
A. 战争的准备
B. 生活的安宁
C. 知识的贫乏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