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3:07
画堂春(长新亭小饮) 作者:赵长卿 〔宋代〕
小亭烟柳水溶溶。
野花白白红红。
恼人池上晚来风。
吹损春容。
又是清明天气,
记当年小院相逢。
凭栏幽思几千重。
残杏香中。
在小亭子旁,烟雾缭绕,柳树轻轻摇曳,水面波光粼粼。
野花有白色的、红色的,争相开放。
可恨的是池塘上,傍晚的风吹来,
使得春天的容颜变得憔悴。
又是清明时节,
我想起当年在小院里与你相逢的情景。
凭栏而立,幽思绵绵,仿佛有千重。
在残留的杏花香气中,回忆愈发浓郁。
本诗提到的“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蕴含着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反映了对往日亲友的追思与怀念。诗中小院相逢的情景,可能指的是诗人与友人的曾经相聚,令人倍感温馨与惆怅。
作者介绍:赵长卿,生于宋代,仕途不顺,常以游历和写作自娱,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心境波动之际,反映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同时寄托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画堂春(长新亭小饮)》以小亭、烟柳、野花等自然景物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既有春天的生机,又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惆怅。开头几句描绘了小亭旁的宁静与美好,然而随即转入“恼人”的晚风,暗示着春天的美好终究会被时间侵蚀,令人感到惋惜。
诗中提到的“清明”,不仅是对春天的礼赞,更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恍惚间,诗人似乎在回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甜美的回忆,又有对往昔的失落与怀念。结尾处的“残杏香”更是点睛之笔,既象征着春天的逝去,也暗示着对往日岁月的追思,情感深邃而悠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回忆往日的友谊,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诗中“小亭烟柳水溶溶”中的“溶溶”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气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残杏香中”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