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父词(其三)》

时间: 2025-05-02 03:06:57

诗句

湘妃泪染竹痕班。

风雨连朝下钓难。

春浪急。

石矶寒。

买得茅紫味亦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57

原文展示:

渔父词(其三)
作者:王谌 〔宋代〕

湘妃泪染竹痕班。
风雨连朝下钓难。
春浪急。石矶寒。
买得茅紫味亦酸。

白话文翻译:

渔父在湘江边垂钓,竹子上沾染了湘妃的泪水。
风雨连绵,早晨钓鱼变得困难。
春天的浪潮汹涌而来,石礁上寒意袭人。
虽然买到了茅紫,但味道却是酸涩的。

注释:

  • 湘妃泪:指湘妃的眼泪,湘妃是古代传说中因思念而泪流满面的女子,象征着离愁别绪。
  • 竹痕班:竹子上留下了泪水的痕迹。
  • 风雨连朝:形容风雨不断,整日都在下。
  • 春浪急:春季的波浪急促汹涌。
  • 茅紫:是一种草药,通常用于调味,意指其味道。

典故解析:

湘妃泪是指《楚辞·离骚》中屈原对湘妃的描述,表现了对故国的思念和离愁。湘妃的泪水象征着对情感的深切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谌,宋代诗人,字子恺,号惭愧,主要以诗歌和词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
  •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诗人身处湘江边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情冷暖和自然变化的感知。

诗歌鉴赏:

这首《渔父词(其三)》以其自然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细腻观察与感慨。开头的“湘妃泪染竹痕班”立即将读者带入一种忧伤的氛围,湘妃的泪水不仅仅是对人事的感伤,更是对自然和人情的共鸣。接着,诗人通过“风雨连朝下钓难”,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暗示了生活中的艰难与无奈。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春浪急,石矶寒”却又传达出一种冷峻的现实,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买得茅紫味亦酸”,则通过一种平常的生活细节,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湘妃泪染竹痕班:描绘了一幅愁苦的画面,竹子上沾染了泪水,象征着思念与悲伤。
  • 风雨连朝下钓难:表达了在恶劣天气下,钓鱼变得困难,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 春浪急,石矶寒:春天的波浪急促,石矶上却感到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
  • 买得茅紫味亦酸:即使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最终的滋味却是苦涩的,象征着生活的现实与不如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湘妃泪比作竹痕,生动形象。
  • 对仗:在“风雨连朝”和“春浪急”中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妃泪:象征着思念、愁苦。
  • 竹痕:代表着留下的痕迹,暗示着过去的记忆。
  • 春浪: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妃泪”象征什么?
    A. 离愁别绪
    B. 喜悦的心情
    C. 春天的到来

  2. “石矶寒”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寒冷与孤独
    C. 热情洋溢

  3. “买得茅紫味亦酸”说明了什么?
    A. 生活的甜美
    B. 生活的苦涩
    C. 生活的丰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翁》 by 柳宗元
  • 《钓鱼》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渔父词》与柳宗元的《渔翁》均以渔为题材,但前者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两位诗人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王谌生平与诗词探究》

相关查询

经河上公庙 千秋节宴 途经华岳 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 赐崔日知往潞州 南出雀鼠谷答张说 平胡 潼关口号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 赐新罗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迎富 舟字旁的字 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计处 肀字旁的字 禹功 青字旁的字 包含障的词语有哪些 陈陈相因 枭首示众 丽句清辞 黹字旁的字 四近之臣 乘舆播越 尽都 两点水的字 危开头的成语 审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