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57
渔父词(其三)
作者:王谌 〔宋代〕
湘妃泪染竹痕班。
风雨连朝下钓难。
春浪急。石矶寒。
买得茅紫味亦酸。
渔父在湘江边垂钓,竹子上沾染了湘妃的泪水。
风雨连绵,早晨钓鱼变得困难。
春天的浪潮汹涌而来,石礁上寒意袭人。
虽然买到了茅紫,但味道却是酸涩的。
湘妃泪是指《楚辞·离骚》中屈原对湘妃的描述,表现了对故国的思念和离愁。湘妃的泪水象征着对情感的深切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
这首《渔父词(其三)》以其自然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细腻观察与感慨。开头的“湘妃泪染竹痕班”立即将读者带入一种忧伤的氛围,湘妃的泪水不仅仅是对人事的感伤,更是对自然和人情的共鸣。接着,诗人通过“风雨连朝下钓难”,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暗示了生活中的艰难与无奈。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春浪急,石矶寒”却又传达出一种冷峻的现实,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买得茅紫味亦酸”,则通过一种平常的生活细节,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妃泪”象征什么?
A. 离愁别绪
B. 喜悦的心情
C. 春天的到来
“石矶寒”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寒冷与孤独
C. 热情洋溢
“买得茅紫味亦酸”说明了什么?
A. 生活的甜美
B. 生活的苦涩
C. 生活的丰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渔父词》与柳宗元的《渔翁》均以渔为题材,但前者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两位诗人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