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父词七首 其七》

时间: 2025-05-05 12:44:51

诗句

溪桥竹边有沽酒,携鱼换酒满胡芦。

蓬头月上不觉醉,自卷芦叶吹呜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44:51

原文展示:

渔父词七首 其七
溪桥竹边有沽酒,
携鱼换酒满胡芦。
蓬头月上不觉醉,
自卷芦叶吹呜呜。


白话文翻译:

在溪边的竹桥旁,有人在卖酒。
我带着鱼去换酒,胡芦里装满了酒。
不知不觉在月光下醉了,
自己卷起芦叶,吹出呜呜的乐声。


注释:

  • 沽酒:买酒,沽指的是买卖,酒则是酒水。
  • 携鱼:带着鱼,携是携带的意思。
  • 满胡芦:胡芦是一种容器,这里指装满酒的胡芦。
  • 蓬头:形容头发蓬松,通常指未梳理的样子。
  • 呜呜:形容吹奏乐器时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体现了渔夫闲适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古代渔夫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亲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直方,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渔民生活的描绘著称。他的作品通常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一首诗写于一个恬静的夜晚,诗人或许是在溪边渔舟中,享受着捕鱼和饮酒的乐趣,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渔父词七首 其七》展现了渔父的闲适与快乐。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溪流、竹桥和酒,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渔民,更是生活的享受者。在“携鱼换酒”的过程中,渔父的生活态度显得洒脱而自在,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月光升起,诗人不知不觉中沉醉于这份宁静与美好,表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在月下放松自我的状态。最后一句“自卷芦叶吹呜呜”,则是将酒醉后的乐趣与自得其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生活的乐趣,也有内心的满足,充满了诗意。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欢乐交织的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桥竹边有沽酒:在溪边的竹桥旁边,有人在卖酒,描绘了一个悠闲的环境。
  2. 携鱼换酒满胡芦:我带着鱼去换酒,酒装满了胡芦,表现出渔父的生活情趣。
  3. 蓬头月上不觉醉:头发蓬乱,在月光照耀下,我不知不觉间喝醉了,体现了放松的心态。
  4. 自卷芦叶吹呜呜:自己卷起芦叶,吹出呜呜的声音,表现了醉后的无拘无束与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蓬头”形容状态,生动传达了渔父的闲散生活。
  • 拟人:月光似乎也在陪伴着他,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渔父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展现出浓厚的田园风光和人性之美。


意象分析:

  • 溪流:象征自然的纯净与流动的生活。
  • 竹桥: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放松的心态。
  • 月光:代表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芦叶:与渔父生活息息相关,象征简单和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携鱼换酒”的意思是什么?

    • A. 用鱼换钱
    • B. 用鱼换酒
    • C. 用酒换鱼
  2. 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中写这首诗的?

    • A. 嘈杂的城市
    • B. 安静的溪边
    • C. 热闹的集市
  3. “不觉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忧伤
    • B. 喜悦
    • C.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毛直方的这首诗同样描绘了隐逸的生活,前者重在山水的壮丽与寂静,后者则强调了渔父的乐趣与自由。两者都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但气氛各有不同,王维更富有哲理性,毛直方则更显生活化。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全宋诗》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送僧归华山 闻王慥常侍卒三首 寿春进祝圣七首 守在四夷 闻闵廷言周琏下第 怀诸葛珏 其二 怀武夷山禅师 秋寄李频使君二首 深山逢老僧二首 其二 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览姚合《极玄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旦夕之费 木字旁的字 奔辏 齒字旁的字 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曲庇 毋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驴鞍 无字旁的字 筚门闺窬 椎心饮泣 人心所归 槮梢 累珠妙曲 打旋磨儿 接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