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太平寺》

时间: 2025-04-26 05:09:46

诗句

一水萦纡渡,千松高下栽。

童师空有塔,皖伯已无台。

似为寻山至,那因问法来。

茶香从汝供,诗味遣谁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9:46

原文展示:

游太平寺 赵蕃 〔宋代〕 一水萦纡渡,千松高下栽。 童师空有塔,皖伯已无台。 似为寻山至,那因问法来。 茶香从汝供,诗味遣谁陪。

白话文翻译:

一条曲折的水流蜿蜒渡过,千棵松树高低错落地种植。 童师的塔还在,但皖伯的台已经不复存在。 似乎是为了寻山而来,并非因为问法而来。 茶的香气由你提供,诗的韵味由谁来陪伴。

注释:

  • 萦纡:曲折环绕。
  • 童师:指童子寺的僧人。
  • 皖伯:指古代皖国的君主。
  • 问法:指求法或讨论佛法。

诗词背景: 赵蕃是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这首诗《游太平寺》描绘了诗人游历太平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太平寺周围的景致,通过“一水萦纡渡,千松高下栽”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童师空有塔,皖伯已无台”一句,既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似为寻山至,那因问法来”则反映了诗人游历的初衷,而“茶香从汝供,诗味遣谁陪”则体现了诗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伴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 首句“一水萦纡渡,千松高下栽”:通过“萦纡”和“高下”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曲折和松树的错落有致。
  • 次句“童师空有塔,皖伯已无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 第三句“似为寻山至,那因问法来”:通过设问,表达了诗人游历的目的和内心的思考。
  • 末句“茶香从汝供,诗味遣谁陪”:以茶香和诗味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伴的思念。

意象分析:

  • “一水萦纡渡”:水流的曲折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自然的美丽。
  • “千松高下栽”:松树的高低错落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多样性。
  • “童师空有塔”:塔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
  • “皖伯已无台”:台的消失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童师空有塔”中的“童师”指的是什么? A. 童子寺的僧人 B. 童年的老师 C. 童年的朋友 D. 童年的书籍 答案:A

  2. 诗中“皖伯已无台”中的“皖伯”指的是什么? A. 皖国的君主 B. 皖国的诗人 C. 皖国的画家 D. 皖国的学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详细解析了宋代诗词的背景、风格和艺术特点,适合深入学习宋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吊郑宾客 叙事寄荐福栖白(一作听白公话旧)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 秋日同觉公上人眺慈恩塔六韵 金陵怀古 送龙州田使君旧诗家 龙州送人赴举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一作送僧游南海) 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踬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自吹自捧 三撇旁的字 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疏傲 黍字旁的字 兽困则噬 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重冥 不就 忧愤成疾 偏宜 皿字底的字 咫尺之书 风尘之会 禽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