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3:09
南归对客
汪元量 〔宋代〕
北行十三载,痴懒身羁孤。
勒马向天山,咄咄空踟蹰。
穷阴六月内,白雪飞穹庐。
冷气刺骨髓,寒风割肌肤。
饥餐枣与栗,渴饮酪与酥。
弃置勿复言,言之则成迂。
前年走河北,荆榛郁丘墟。
夜宿古战场,鬼物声呜呜。
去年及淮南,黄尘翳行裾。
长流漂白骨,满目皆畏途。
今年归湖山,乔木依故居。
堂前双老亲,粲粲色敷腴。
壁间岂无琴,床头亦有书。
友朋日过從,可嬉仍可娱。
开轩耿晴色,梅花绕庭除。
呼儿斫海鲸,新篘酒盈壶。
偶尔得生还,相对真梦如。
万事一画饼,百年捋髭须。
向来误儒冠,今也无壮图。
且愿休王师,努力加饭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北方漂泊的十三年中的孤独和艰辛,最终归乡的喜悦与安宁。作者回忆起北行的孤寂,面对高山却感到无力;在六月份的冷雪中忍受严寒,饥饿只能吃枣和栗子,口渴只好饮用酪和酥。对于往事,作者选择不再提及,觉得一提起就变得复杂。前年在河北旅行,看到满目荒凉的荆榛和丘墟,夜宿古战场中听到鬼魂的悲鸣;去年在淮南,满天的黄尘让人难以行走,白骨漂流,更是让人感到恐惧。今年归到湖山,亲人依旧在眼前,面色红润。家中有琴有书,友朋常来,生活依旧有趣。开窗见晴天,梅花环绕庭院,呼唤儿子一起酿酒。偶尔得以生还,面对这一切如同梦境。人生如同画饼,百年流逝如同捋须一般。过去误解了儒冠,如今没有壮志豪图。希望能停止战争,努力增加饭菜的蔬菜。
汪元量(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南归对客》写于汪元量北行多年后归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疲惫。诗中描绘的北方严寒与南方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整首诗以北行的艰辛为引子,随后转向归乡的喜悦,情感的起伏与景象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开头部分,诗人用“北行十三载,痴懒身羁孤”表达了在北方的孤独与无奈,紧接着描绘了艰苦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的困境,尤其是“冷气刺骨髓,寒风割肌肤”的描写,生动地传达了北方寒冷的气息,令人感同身受。
而后,诗歌的情感开始转向,随着归乡的描写,诗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安宁。“堂前双老亲,粲粲色敷腴”展现了家庭的和谐美满,友朋的往来也让生活充满了乐趣。整首诗的最后,诗人虽有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倾向于珍惜眼前的生活,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汪元量将个人的经历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整首诗围绕“归乡”的主题,从艰难的北行到温暖的故乡,展现了个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与对家庭、自然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动荡与安宁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北行十三载”指的是多久的时间?
“饥餐枣与栗”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诗人希望停止什么?
答案:
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南归的主题与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