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9:02
汉儿辫发笼氈笠,
日暮黄金台上立。
臂鹰解带忽放飞,
一行塞雁南征急。
汉族的小伙子头发辫成辫子,戴着草笠,
傍晚时分站在金色的台子上。
他解开带子,放飞了手中的鹰,
一行北国的大雁急匆匆地向南飞去。
“塞雁”指的是北方的雁,通常在季节变迁时南飞,这里可能暗喻了北方的战乱与动荡。在古代,雁的迁徙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
《幽州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忧外患的历史阶段,诗人通过描绘北雁南飞的情景,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关心和对故乡的思念。
《幽州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一幅北国青年在日落时分放飞猎鹰的画面,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中通过“汉儿”的形象,体现了北方人民的刚毅与勇敢;而“黄金台”则象征着夕阳的温暖和壮观,映衬出青年在此时此刻的孤独与思考。最后提到的“塞雁”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时局的动荡和离别的愁苦。整首诗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家国情怀的深刻反思,形成了一种悲壮而又清新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北方青年日暮时分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中“汉儿辫发笼氈笠”中的“汉儿”是指什么?
A. 汉族的年轻男子
B. 汉族的老年男子
C. 汉族的女性
D. 外族人
诗中提到的“黄金台”象征什么?
A. 贫困
B. 希望与光辉
C. 绝望
D. 战争
“一行塞雁南征急”中,塞雁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乡
B. 喜庆
C. 友谊
D. 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