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2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22:39
满江红 其五 岳坟次武穆原韵
作者:吴绮 〔清代〕
四海传烽,问时事何堪太息。
公此去偏能慷慨,气凌边隘。
吾急而求应恨晚,天方待治何忧敌。
想鸣鞭万里过蚕丛,旌旗易。
景略坐,常扪虱。
安石墅,曾同弈。
但河梁揽袂,黯然送客。
八阵河山斜日影,两川旗鼓清秋色。
愿诗篇频与捷书来,长相忆。
诗的意思可以翻译为:
四方传来战火的消息,问如今的局势,真让人感到无奈与叹息。
您此去却恰能慷慨激昂,气势凌驾边疆之地。
我急于请求,但恨来得太晚,天正要复兴,我何必忧虑敌人。
想象着马鞭声响,跨越万里,过蚕丛,旌旗轻易。
景略在此,常常在这里无所事事。
安石的别墅,曾与我下棋。
但在河梁上,依依送别,心中黯然。
八阵河山映着斜日,河川间的旗鼓映衬着清秋的色彩。
希望诗篇能够频频寄来捷报,长久相忆。
作者介绍:
吴绮,清代诗人,生于经济与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擅长诗词,尤其是豪放派风格。其作品常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及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以及对英雄精神的崇敬。
全诗充满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英雄的怀念。开篇以“四海传烽”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紧迫的氛围,表达出对时事的不安。而后面对历史英雄的追念,则体现出一种对过去辉煌的向往与对现状的无奈。诗中所提到的“鸣鞭万里过蚕丛”,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令人感受到一种激昂的情怀。
后面的描写则转向个人情感,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惋惜,“黯然送客”无不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至最后以“愿诗篇频与捷书来”作结,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历史的总结,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英雄精神的追念,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朋友的思念,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四海传烽”中“烽”指的是什么?
A. 灯火
B. 战争
C. 消息
D. 旅行
诗中提到的“安石墅”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诸葛亮
“愿诗篇频与捷书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事的无奈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胜利的期待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