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50
满江红·不作三公
不作三公,归来钓桐庐江侧。
刘文叔眼青不改,故人头白。
风节傥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
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
登钓石,初相识。
鱼竿老,羊裘窄。
除江山风月,更谁消得。
烟雨一川双桨急,转头不忿青山隔。
叹鼻端不省利名醒,京华客。
不愿意做三公(高官),我宁愿回到桐庐江边钓鱼。
刘文叔(刘备)眼中的志向依旧不改,而故人的白发已苍苍。
如果风节真的能影响社稷,那么云台山何必再去追求名声?
就算阿瞒临终时仍称臣,究竟是谁的力量?
我登上钓石,与你初次相识。
鱼竿已经老旧,羊皮衣也显得狭窄。
除了江山和风月,还有谁能消磨岁月?
烟雨中一川双桨划得急,转过头去不满地看那青山。
叹息之间,不知道追求名利是否真能醒悟,终究是个京华的客人。
本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时代背景是政治动荡与士人追求理想的矛盾时期。
诗作表达了对权力的拒绝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困惑,尤其是在政治动荡的时代背景下。
这首《满江红·不作三公》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权力的冷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以“钓桐庐江侧”开篇,传达出一种归隐自然的愿望。刘文叔(刘备)的形象则引入了历史对比,展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接下来的“风节傥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则是对名利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游戏的厌倦。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钓石与鱼竿的描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尤其是“烟雨一川双桨急,转头不忿青山隔”,展现了诗人在面对青山的无奈与不满,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刻,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权力的拒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中的“刘文叔”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对权力的态度是?
“烟雨一川双桨急”中的“烟雨”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