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金吾李荪常侍》

时间: 2025-05-02 18:19:51

诗句

西班掌禁兵,兰锜最分明。

晓色严天仗,春寒避火城。

安危虽已任,韬略即嘉声。

请问何功德,壶关寇始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9:51

原文展示:

寄金吾李荪常侍
罗隐 〔唐代〕

西班掌禁兵,兰锜最分明。
晓色严天仗,春寒避火城。
安危虽已任,韬略即嘉声。
请问何功德,壶关寇始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班掌控禁军,兰锜的表现尤为显著。清晨的光线照耀着严整的军阵,春寒中火城的温暖让人感到舒适。虽然安危已然交给他人,但他的韬略却依然被称赞。请问他有什么功劳,壶关的敌人才刚刚被平定?

注释:

  • 西班:指西班牙的禁军,这里指代掌控禁兵的军官。
  • 兰锜:即兰锜,古代官名,意指其在军中表现突出。
  • 晓色:清晨的光线。
  • 严天仗:严整的军阵。
  • 火城:春寒时节温暖的城池。
  • 韬略:智谋和策略。
  • 壶关:古地名,意指战斗或平定敌人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字梦阮,号青山,唐代著名诗人。以五言诗和七言诗著称,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写生活琐事和山水风光。他的诗歌常带有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期,国家动荡,诗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表现出对安危的关注,以及对统治者韬略的赞赏。

诗歌鉴赏:

《寄金吾李荪常侍》是一首反映唐代军政关系和社会动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清晨的军阵和春寒的火城,展现了军队的严整与纪律。诗人用“兰锜最分明”来强调军中表现突出的将领,表达了对其忠诚与才能的钦佩。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安危的思考,虽然个人的安危已经交给他人,但韬略和智慧依然值得称道。这种矛盾的情感恰恰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不安与对军事统帅的信任。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复杂,既有对稳定局势的期待,也有对个人安危的无奈。通过对比“安危虽已任”和“韬略即嘉声”,诗人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暗示了即便在危机中,依然需要依靠智慧和策略来应对挑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班掌禁兵,兰锜最分明:描述了掌控禁兵的西班,以及兰锜在军中表现出色,表现出对军队领导的认可。
  2. 晓色严天仗,春寒避火城:描绘清晨的军阵和温暖的城池,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安危虽已任,韬略即嘉声:虽然安危已交给他人,但他的智慧依然被称赞。
  4. 请问何功德,壶关寇始平:质疑其功劳,暗示敌人仍未完全平定,表达出对现状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的手法,如“晓色严天仗”与“春寒避火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壶关寇始平”暗示战争的复杂性,表达对战争局势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将领的钦佩,揭示了在动荡时期对安定和智慧的渴望,也反映出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密切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班:象征着权力与军事力量。
  • 兰锜:象征着智勇之将,代表着对优秀领导者的期待。
  • 晓色: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火城:象征着温暖与安全的避风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锜”最主要的身份是什么?

    • A. 文士
    • B. 将领
    • C. 商人
  2. 诗的主题主要涉及什么?

    • A. 友情
    • B. 战争与安危
    • C. 田园生活

答案:

  1. B. 将领
  2. B. 战争与安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均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不安,但罗隐更侧重于对军事统帅的赞赏,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临江仙 愁倚阑令 其一 诉衷情 西江月 望仙楼·小春花信日边来 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 鹧鸪天·手拈香笺忆小莲 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菩萨蛮·相逢欲话相思苦 采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虎皮羊质 包含骸的词语有哪些 干柴烈火 舍近谋远 风立 人心如秤 釆字旁的字 丑话说在前头 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借交报仇 横眉竖目 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犒锡 招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