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0:44
江南寄所知周仆射
作者: 罗隐 〔唐代〕
曾陪公子醉西园,
岘首碑前事懒言。
世乱共嗟王粲老,
时危俱受信陵恩。
潮怜把醆吟江徼,
雨忆凭阑望海门。
飞盖寂寥清宴罢,
不知簪履更谁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周仆射的情谊和对往昔的怀念。曾经一起在西园饮酒的快乐时光,如今在岘首碑前却无从再提。动乱的时代让诗人感慨王粲的衰老,而在动荡的时局中,大家都受到了信陵君的恩惠。潮水的涌动让我想起在江边吟唱的情景,雨天又让我凭栏远望海门。宴会结束后,四周显得格外冷清,心中不禁感叹,今日的盛宴又有谁能再分享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罗隐,字梦阮,号紫微,唐朝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的诗风以清新俊逸、含蓄深刻著称,常表现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的思索,尤其擅长五言绝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思熟虑,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无奈。
这首《江南寄所知周仆射》通过回忆往昔的欢乐与时局的悲凉,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乱世的无奈。开头以“曾陪公子醉西园”引入,勾起了与周仆射的美好回忆,展现了青年时期的豪情与热烈。接着通过“世乱共嗟王粲老”,“时危俱受信陵恩”两句,诗人转而反思现实,王粲的老去象征着时代的衰败,而信陵君的恩惠则是对未来的微薄希望。
后半段通过“潮怜把醇吟江徼,雨忆凭阑望海门”的描写,将思绪带入自然之中,潮水和雨水的意象,渗透着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最后两句“飞盖寂寥清宴罢,不知簪履更谁存”则是对当前处境的深刻思考,清宴之后的孤寂感受,令人唏嘘不已,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在情感上波澜起伏,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旧为主线,表达了对过往友谊的珍视与对现世无奈的感慨,显示了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思索和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公子”指的是哪个身份?
诗人对王粲的感叹反映了什么?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