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7:39
汉武巡归万姓欢,
旄旗千里入长安。
铭功碣石东封毕,
罢猎长杨五漏残。
玉辇不愁驰道远,
铜盘惟恐露华乾。
阿娇金屋门还闭,
万树宫花待共看。
汉武帝巡游归来,万民欢喜,
旄旗飘扬千里入长安城。
铭刻功绩的石碑东封已完成,
在长杨的狩猎中五漏已将尽。
玉辇行驶不必忧虑路途遥远,
铜盘唯恐露水干涸。
阿娇的金屋大门依然紧闭,
万树宫花仍待与君共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拟汉武还长安》是明代诗人所作,作者生平较少详细记载,但其作品常以古风为主,体现出浓厚的历史感和对古代帝王的崇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明朝中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借汉武帝的盛世描绘,表达对国家强盛的向往与热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武帝巡游归长安的盛况,展现了古代帝王的风范和国家的繁荣。开篇以“汉武巡归万姓欢”引入,直接表现出人民对皇帝归来的喜悦,展现出一种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接着“旄旗千里入长安”,用旄旗的形象来渲染盛大的气氛,激发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中间几句通过铭刻功绩和狩猎的描绘,展现了汉武帝的英明与成就,反映出对历史的崇敬。尤其是“玉辇不愁驰道远,铜盘惟恐露华干”,写出皇帝的威仪与权力,但同时也带出了一丝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象征着权力的同时也意味着责任。
最后两句提到阿娇和宫花,表现出个人情感与国家盛事的交织,暗示了个人幸福与国家繁荣之间的关系。整首诗在豪华与安逸的描绘中,潜藏着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盛世的怀念与向往,情感丰富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汉武帝的盛世描绘,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盼,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的欣羡和对个人情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汉武帝的巡游让万民感到( )。
诗中“阿娇金屋门还闭”暗示了( )。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拟汉武还长安》和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国家的盛衰,但《春望》更侧重于个人在国家动荡中的无奈与悲伤,而《拟汉武还长安》则体现了对盛世的怀念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