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0:49
心与青春背,新年亦掩扉。
渐穷无相学,惟避不材讥。
积病攻难愈,衔恩报转微。
定知书课日,优诏许辞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心中与青春渐行渐远的感慨,尽管新年来临,却依旧感到孤独和封闭。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在学业上也感到力不从心,只能避免别人的讥讽。身体的积病难以痊愈,心中对恩情的回报也变得微不足道。作者深知书本上的课程日益繁重,但仍希望能够得到优待,辞去繁忙的学习生活,寻求心灵的宁静。
包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生活琐事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有哲理思考。
这首诗写于立春后,正值新年之际,作者在此时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心中充满感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
《立春后休沐》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中透露出作者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首句“心与青春背”,如同一个凄清的钟声,响起了时间的无情。随着岁月的推移,作者渐渐感受到不再年轻的无奈,心中对于新年的希望与实际感受之间的落差,令他倍感孤独。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渐穷无相学”表达了对学习的乏力与无奈,似乎在暗示着自己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这种挣扎不仅体现在学业上,还体现在身体的病痛上,诗人用“积病攻难愈”直白地表达了对健康的渴求与失落。
在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期望时,诗人心中感恩的情感却又显得无力,“衔恩报转微”,这句话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感激又有无奈。最后,诗人以“优诏许辞归”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安宁和自我放逐的渴望,渴望逃离繁重的学业与世俗的纷扰,寻求精神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内心挣扎,情感真挚而深刻,使人感同身受。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困境的反思,表现了对青春失去的惋惜以及对生活重压的无奈。诗人渴望回归心灵的宁静,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
诗中“心与青春背”意味着什么?
a) 心灵与青春息息相关
b) 心灵与青春相悖
c) 心灵永远年轻
答案: b
“新年亦掩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新年的期待
b) 对孤独的感慨
c) 对生活的无所谓
答案: b
诗人希望得到什么?
a) 更好的健康
b) 辞去繁重的学习
c) 朋友的陪伴
答案: b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包佶的《立春后休沐》更显内省与细腻,更关注个体的情感与心理状态,而李白则侧重于豪放与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