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5:52
彼乌鹊兮,无异众禽之鸣。吉凶在人兮,彼鸣何心。吁嗟人兮,万物之灵。不能自信兮,占吉凶於二禽。
那乌鹊啊,和其他鸟儿的鸣叫并无二致。吉凶在于人心,乌鹊的叫声又有什么意义呢?人啊,万物之灵,怎么能不自信,却要依靠这两只鸟来占卜吉凶呢?
此诗中提到的乌鹊,历史上常被用作占卜吉凶的象征,古人认为鸟类的鸣叫能够预示未来的吉凶。这里借用鸟鸣来表达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指出人不应依赖外物来判断命运。
宋自逊,生平不详,生活在宋代,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风格独特。
本诗大约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命运和未来充满了不安与疑惑。诗人在此背景下,以乌鹊为喻,表达对依赖外物占卜的无奈与反思。
《乌鹊引》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通过乌鹊的鸣叫来反映人们对吉凶的迷信和依赖,揭示了人内心深处对于命运的焦虑。作者用“彼鸣何心”来质疑这种外在的占卜行为,强调了人应该具备自信与内在的智慧。诗中“万物之灵”一语,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人类智慧的信任,揭示出在自然与人之间应有的和谐关系。整首诗情感凝练,逻辑严密,既有对命运的思考,又有对生命的尊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醒人们应当相信自己的内在智慧,而不是依赖外在的占卜与迷信。通过对乌鹊鸣叫的无意义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呼唤自信。
乌鹊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万物之灵”是指谁?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对比《乌鹊引》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展现了对命运的思考。李白强调享受当下的豪放,而《乌鹊引》则更侧重于内心的自信与反思,展示了不同的生命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