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7:52
匣中青镜秋月明,
妍嗤毫发无遁形。
人心不同有如面,
青铜照面不照心。
人心本灵本虚静,
谁实昏之私欲胜。
匣取青铜且勿开,
自照心中大圆镜。
青色的镜子在匣子里,像秋天的明月那样明亮,
美丽的容颜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人心各有不同,像面孔一样,
青铜镜子能照面,却照不了心。
人心本来是清灵而虚静的,
谁能让私欲压倒真灵的心呢?
所以暂且别打开匣子中的青铜镜,
不如照一照自己心中那面大圆镜。
宋自逊,生活于宋代,具体生年不详。他以清新高远的风格著称,诗作多关注心灵与自然的关系,常透析人性及修身养性。
《照镜辞》写于自我反思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人心与外表之间差异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
《照镜辞》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青镜和青铜镜的对比中,揭示了人心的复杂与虚幻。诗的开篇描绘了青镜如秋月般的明亮,不仅表现出镜子的清澈,也暗示了内心的纯净。然而,诗人随即点出“人心不同有如面”,强调了人心与面容之间的差距,青铜镜虽能照见外貌,却无法映射内心的真实。这样的对比让人深思,外表的美丽与内心的灵魂并不总是相符。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探讨人心的本质,认为人心本是灵动与虚静的,然而私欲的侵袭使得心灵变得昏暗。诗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真正的自我不应被私欲所掩盖。最后,诗人以“自照心中大圆镜”来结束,这不仅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更是对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与肯定。
此诗不仅是对自我的探讨,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反思,提醒我们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更应重视内心的修养和真实。
诗歌通过对镜子的描绘,探讨了外表与内心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对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与反思,倡导人们重视内在修养。
《照镜辞》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宋自逊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青铜照面不照心”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只照见外表
b) 反映内心的真实
c) 内心与外表一致
d) 心中无私欲
诗的主题主要是探讨?
a) 爱情
b) 人心与外表的关系
c) 自然景色
d) 社会风俗
答案: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宋自逊的《照镜辞》更注重内心的反思和哲思,而李白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情感。两者在表达方式和主题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