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为学一首示子侄》

时间: 2025-04-29 20:22:13

诗句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22:13

原文展示

为学一首示子侄
作者: 彭端淑 〔清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白话文翻译

天下的事情有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做的话,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去做的话,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人的学习有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学习的话,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学习的话,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我的资质昏庸,不及他人;我的才能平庸,不及他人。若每天努力学习,持之以恒,最终会有所成就,而不知道自己是否昏庸与平庸。
我的资质聪慧,胜过他人;我的才能敏捷,胜过他人。若不加以利用,这与昏庸和庸才又有什么区别呢?
圣人的教诲,最终传到鲁国。不过,聪明与愚笨、敏锐与平庸的用处,岂能有常定之法呢?
蜀地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贫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样?”
富和尚说:“你凭什么去?” 贫和尚说:“我带着一瓶一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想买船下去,仍然未能,你凭什么去?”
第二年,贫和尚从南海归来,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感到羞愧。
西蜀去南海,不知有几千里,富和尚却无法到达,而贫和尚却成功了。
人的立志,岂能不及蜀地的和尚呢?
因此,聪明和敏捷可以依赖,但不能过于依赖;自以为聪明和敏捷而不学习的人,最终会自取灭亡。
昏庸和无能是可以限制但又不能完全限制的;不自限自己的昏庸与无能,而努力学习不懈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注释

  1. :指愚昧、无知。
  2. :指平庸、普通。
  3. 南海:古代对南方海域的称谓,象征远方的理想或目标。
  4. 瓶与钵:瓶指水,钵指盛饭的器具,象征简单的生活所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端淑(约1774-1855),字子佩,号东山,清代人,曾任翰林院编修,精于诗词和古文。其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和教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清代,正值传统文化与新思想交汇的时期,彭端淑借此诗表达对学习态度的思考,鼓励后辈不懈努力。


诗歌鉴赏

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以简练的语言,深入探讨了学习过程中的难易之分。开篇便提出“难者易、易者难”的辩证关系,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比贫和尚和富和尚的故事,揭示了立志与努力的重要性。贫和尚虽简陋,却因勇于追求目标而成功;而富和尚虽有资源,却因懒惰而无法实现愿望。诗人在阐述道理之余,细腻地传达了对学习的深刻理解,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诗中使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使得论述更加生动有力。彭端淑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入的哲理,使人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整首诗兼具哲理性与文学性,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事有难易乎?”:提出问题,探讨事物的本质。
  2.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3.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自谦,承认自身的不足。
  4.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强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5. “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说明聪明与敏捷之才的双刃剑特性。

修辞手法

  • 对比:贫和尚与富和尚的对比,突出立志的重要性。
  • 排比:多次使用“则…亦…”的句式,加强论述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对比不同人的境遇,展现出知识与行动的巨大力量,鼓励后辈追求进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南海:象征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2. 瓶与钵:代表生活的基本需求,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方式。
  3. 聪与敏:象征智力和才能,表现在学习与成长中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贫和尚”与“富和尚”分别象征什么?
      • A. 有钱与没钱
      • B. 努力与懒惰
      • C. 知识与无知
  2. 填空题

    • 诗中提到,若不自限其____,而努力不倦者,自力者也。
  3. 判断题

    • 诗中强调聪明和敏捷可以完全依赖。(对/错)

答案

  1. B
  2. 昏,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劝学》 - 颜真卿,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登高》 - 杜甫,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彭端淑更侧重于学习与努力,而陶渊明则描绘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集》
  2. 《中国古代哲学史》
  3. 《学习与成长的智慧》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次韵马廷彦山居 木兰花慢 为马宾甫题何邹崖、陈述叔诗词合卷,时去述叔归道山止一月耳 木兰花慢 次韵薛寿夫见寄 木兰花慢 其一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初四日露后同车还上海,瞻 其二 □昨游,犹深余恋。用梦窗重游虎丘韵 木兰花慢 芦花 木兰花慢 瓶花论,效刘克庄体 木兰花慢·尧化门车中赋 木兰花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虚此行 神采焕然 余甘 黽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包含樽的词语有哪些 见棱见角 加官进位 幾字旁的字 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新新人类 霞思天想 酉字旁的字 兵号 蟠木朽株 巛字旁的字 祴夏 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