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13:39
次韵奉答诸公
作者:汪大猷 〔宋代〕
衰年已过纵心期,
安得聪明及往时。
既老固应全晚节,
虽贫岂暇计留资。
元非矫饰求为异,
自是行藏要合宜。
曾记诗僧林下约,
为将踪迹报渠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后心态的思考。虽然衰老已过,但心中仍有期望,然而如何能恢复昔日的聪明才智呢?既然年纪渐长,自然要维护晚年节操,虽然生活贫困,又岂能去计较积累财富呢?我并不想矫饰自己来追求与众不同,只是希望自己的行为与处世方式合乎常理。曾记得与诗僧在林下的约定,要将我的足迹告诉他,以此来回应他对我的关心。
汪大猷(约1080-1150年),字君表,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是在汪大猷年老之际所作,反映了他对年华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情谊与对自身处境的自省。
汪大猷的《次韵奉答诸公》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一个老年人在智慧、品德和生活态度上的成熟。诗中的“衰年已过纵心期”一语,首先让读者感受到他对时间的无奈和对往日辉煌的怀念。接着,他以“安得聪明及往时”表明了对智慧的渴求,然而现实却让他意识到这种渴望是多么的无力。
诗的后半部分,汪大猷以“既老固应全晚节”强调了老年人的道德责任,表明即使生活清贫,也要保持高尚的节操。此时,他的心境已从对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的追求,这种转变是他人生哲学的升华。
最后,“曾记诗僧林下约”,不仅回顾了与友人的约定,更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友谊的珍视。这种情感在古诗词中常常被表现,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艺术的深刻理解。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出汪大猷对人生的思索,以及他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逐句解析: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强调节操与友谊的重要性。汪大猷在自我反省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展示了面对衰老与贫困时的高贵品德与情感。
诗词测试
汪大猷的诗中提到“衰年”,指的是( )。
A. 年轻时
B. 年老时
C. 中年时
诗中提到的“聪明”主要指( )。
A. 财富
B. 才智
C. 健康
“虽贫岂暇计留资”意思是( )。
A. 贫穷不会影响品德
B. 贫穷会让人忙于财富
C. 贫穷与财富无关
答案:1. B 2. B 3. A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每位诗人都通过不同的情感和意象,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