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昔行 其一》

时间: 2025-07-29 05:06:34

诗句

泠泠石涧旧同游,道左俄惊拱木修。

忆自雀台春锁后,阿谁兼美擅风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5:06:34

原文展示:

泠泠石涧旧同游,道左俄惊拱木修。
忆自雀台春锁后,阿谁兼美擅风流。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石涧旁,我们曾一起游玩,
突然在路旁惊见拱木的修剪。
我想起了雀台春天锁住的那段时光,
谁能与我同美,独擅风流呢?

注释:

  • 泠泠:清凉的样子,形容水声或环境的宁静。
  • 石涧:指石头间流动的山涧,象征自然的恬静。
  • 旧同游:曾经一同游玩的伙伴。
  • 道左:路的左边。
  • 俄惊:突然受到惊吓或惊奇。
  • 拱木:指的是经过修剪的树木,表现出园艺的精致。
  • 雀台:古代文人雅士聚会吟唱的地方,象征着美好回忆。
  • 春锁后:春天过后,暗示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
  • 兼美擅风流:能够兼备美丽与风流才情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士忠(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敬之,号石涛,江苏人。他以诗词和山水画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反映个人情怀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忆昔行 其一》是陈士忠在某次游玩后感怀往昔的作品,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忆昔行 其一》以清新优雅的笔调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曾经游玩的景象,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和怀旧情绪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抒情的氛围。开篇用“泠泠石涧”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凉的环境,这不仅为后文的回忆铺垫了背景,还渲染了一种恬淡的情绪,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凉的氛围。接着,作者通过“道左俄惊拱木修”描绘了游玩中偶遇的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知。

“忆自雀台春锁后”一句中,雀台这一意象不仅指代了游玩时光的美好,更暗示了人们对青春岁月的渴望与追忆。最后一句“阿谁兼美擅风流”,直白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当年风流韵事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和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泠泠石涧旧同游:描绘了作者与旧友在石涧旁游玩的景象,营造了一个清幽的环境。
  2. 道左俄惊拱木修:突然看见经过修剪的树木,表明了对自然变化的惊讶和留恋。
  3. 忆自雀台春锁后:回忆起在雀台的欢聚时光,暗示美好的青春已成过去。
  4. 阿谁兼美擅风流:表达对当时风流人物的追忆,感叹难以再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泠泠石涧”与“道左俄惊”,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 意象:通过“石涧”、“雀台”等意象,传递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营造出情感的共鸣。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环境更具人性化,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青春流逝的感伤。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体验的结合,展现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涧: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恬淡,衬托出心境的悠然。
  • 雀台: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聚会,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拱木:经过修剪的树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泠泠石涧”意在表现什么?

    • A. 热闹
    • B. 宁静
    • C. 哀伤
  2. 作者在“忆自雀台春锁后”中回忆了什么?

    • A. 旧友
    • B. 家乡
    • C. 自然
  3. “阿谁兼美擅风流”表达了对谁的怀念?

    • A. 自己
    • B. 朋友
    • C. 未知的人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旧时光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以夜景描绘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忆昔行 其一》:两者均为抒发思念之情,但《静夜思》更为直白而深沉,而《忆昔行 其一》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友谊的回忆更具细腻与婉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苏才翁挽诗二首 玉楼春(印眉) 青松赠林子 渔家傲 二月雪 送同年史褒之武功尉 夜闻春风有感奉寄同院子华紫微长文景仁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折刑部海棠戏赠圣俞二首 寄子山待制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理枝 杖脊 帨帉 巾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道不掇遗 大字旁的字 自相践踏 疑误天下 韦字旁的字 画若鸿沟 鸿篇巨著 鸿断鱼沉 定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