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6:41
投分虽深迹却疏,君居东婺我西湖。
儿曹方喜承毛檄,父执应容效鲤趋。
慨念旧游多宿草,仅余二老见霜须。
诗来唤起相思梦,又向梅山得楷模。
尽管我们之间的情谊深厚,但相聚的机会却很少。你居住在东婺,而我在西湖。孩子们正高兴地承接父辈的遗志,而作为父亲的我自然要效仿鲤鱼跃龙门的精神。想起昔日的游玩时光,草地上曾经留下的足迹,现如今只剩下我和两位老者的白发苍苍。诗歌唤起了我对你深深的思念,再向梅山取经,期待能有新的启示。
作者介绍:汪大猷,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词风清丽、诗情婉转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哲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与友人姜梅山的通信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游乐时光的回忆,反映出作者对亲情和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回忆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首句“投分虽深迹却疏”开篇即点明了情谊的深厚与相聚的稀少,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无奈与渴望。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儿曹方喜承毛檄,父执应容效鲤趋”表达了对下一代的期望与责任感,暗示着希望与传承的主题。
“慨念旧游多宿草,仅余二老见霜须”则深切地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岁月的流逝使得曾经的欢声笑语如烟消散,只剩下年老的身影与白发。这种岁月流逝的无情,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使得全诗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一句“诗来唤起相思梦,又向梅山得楷模”再一次强调了诗歌的力量,呼唤着对友人的思念,并希望能从梅山的精神中获得启示。整首诗在情感的细腻表达与景物的描绘中,展示了作者对友谊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友谊、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思考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旧时光的怀念,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婺”和“西湖”分别指的是:
A. 两个城市
B. 两个湖泊
C. 两个地理位置
D. 两个历史人物
“鲤趋”在诗中象征:
A. 年龄增长
B. 成功与志向
C. 友谊的深厚
D. 自然景物
诗中提到的“霜须”象征:
A. 年轻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