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日》

时间: 2025-05-02 13:01:27

诗句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1:27

原文展示:

碧芦青柳不宜霜,
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
冷云寒水更荒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碧绿的芦苇和青色的柳树不适合霜降,而染成了沧洲一带的黄色。不要向北方的客人夸赞这江山,因为冷云和寒水更显得荒凉。

注释:

  • 碧芦:指青色的芦苇。
  • 青柳:指青色的柳树。
  • 不宜霜:不适合霜降,意指秋天的景色。
  • 染作沧洲一带黄:沧洲是指江河湖泊,秋天的植物染上了黄色。
  • 北客:北方的客人,可能指从北方到南方的人。
  • 冷云寒水:形容天气寒冷,云和水都显得冷清。
  • 荒凉:指景象凄凉、冷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语言简练,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现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日,反映了诗人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其对北方客人对南方江山的夸耀的不屑。诗中蕴含着对南方秋天的独特理解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日》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凄凉与冷清。诗的前两句以碧芦和青柳作为切入点,描绘了秋天植物的变化,暗示着自然界的无情。尤其是“染作沧洲一带黄”,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色彩变化,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后两句则转向对北方客人的质疑,表达了对外界对南方美景的误解与夸赞的不屑。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一种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外来事物的不满。整个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情感丰富的秋日图景,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芦青柳不宜霜”: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强调霜降给植物带来的影响。
    • “染作沧洲一带黄”:通过色彩的变化,展现秋天的特征。
    • “莫把江山夸北客”:诗人对北方客人自夸南方景色的反感。
    • “冷云寒水更荒凉”:强调秋季景象的冷清和凄凉,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碧芦”和“青柳”比喻秋天的自然景色。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情的思考,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意象分析:

  • 碧芦: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
  • 青柳:寓意着青春与生机。
  • 沧洲:象征着广阔的江河,体现了自然的辽阔。
  • 冷云寒水:象征着孤寂与凄凉,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芦”和“青柳”分别代表什么? A. 秋天的颜色
    B. 春天的景象
    C. 炎热的夏天

  2. “染作沧洲一带黄”中,染作的意思是什么? A. 变成
    B. 修饰
    C. 破坏

  3. 诗人对北方客人的态度是? A. 尊重
    B. 讽刺
    C. 赞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作品,同样描写秋天的情景和感受。
  • 《秋思》:马致远的杂剧,反映秋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秋日》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地凸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范成大则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人情冷暖。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野性 读书至夜半灯尽欲睡慨然有感 秋景 月下野步 蜀汉 寓驿舍 杂兴四首 其二 再题 瑞草桥 柳梢青(故蜀燕王宫海棠之盛,为成都第一,今属张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父的词语有哪些 忍死 食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进退惟咎 逸囿 餐风吸露 心惊肉战 刀字旁的字 包含贬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置喙 色字旁的字 苍生涂炭 二流子 书生之见 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空古绝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