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3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38:13
原文展示:
铅山道中 李纲 〔宋代〕
行李踰江峤,风烟接武夷。 地灵嘉木秀,天阔暝云垂。 泉石日相乐,雪霜寒自迟。 寄声山下士,扫壁待题诗。
白话文翻译:
带着行李翻越江边的山岭,风烟与武夷山相连。 土地灵秀,树木茂盛,天空广阔,暮云低垂。 泉水和石头日日相伴,雪霜的寒冷来得迟缓。 向山下的士人传话,清扫墙壁等待题诗。
注释:
行李:行旅之人的随身物品。 踰:越过。 江峤:江边的山岭。 风烟:指风和云雾。 武夷:武夷山,位于今福建省。 地灵:土地灵秀。 嘉木:美好的树木。 天阔:天空广阔。 暝云:暮云。 泉石:泉水和石头。 雪霜:雪和霜。 寒自迟:寒冷来得迟缓。 寄声:传话。 山下士:山下的士人。 扫壁:清扫墙壁。 待题诗:等待题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宰相,主张抗金,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李纲的诗文多反映其政治主张和人生感慨,风格沉郁顿挫,富有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纲在行旅途中所作,描绘了铅山道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山下士人的期待。诗中透露出一种闲适与期待交织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行旅途中的自然景色,通过对“风烟”、“嘉木”、“暝云”、“泉石”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铅山道中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的“地灵嘉木秀”和“天阔暝云垂”两句,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又隐含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后两句“泉石日相乐,雪霜寒自迟”则进一步以自然的和谐与缓慢的节奏,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从容。最后一句“寄声山下士,扫壁待题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下士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在此留下诗篇,增添人文气息。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赞美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以及对人文的期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与敬畏,同时期待山下士人能在此留下诗篇,增添人文气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