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秭归郡圃绝句二首》

时间: 2025-04-30 14:25:21

诗句

花竹萧骚小圃畦,官居翻似隐沦栖。

巴山四合秋阳满,杜宇黄鹂相对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5:21

原文展示:

花竹萧骚小圃畦,官居翻似隐沦栖。
巴山四合秋阳满,杜宇黄鹂相对啼。

白话文翻译:

小园里花竹摇曳,官居的生活反而像隐士的栖息。
巴山环绕,秋阳普照,杜鹃与黄鹂相对鸣啼。

注释:

  • 花竹:指花和竹子,象征自然美好。
  • 萧骚:萧条而骚动,形容小园的景象。
  • 官居:指官员的居所。
  • 隐沦栖:隐居的生活状态,渗透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巴山:指四川的巴山,表示地理位置。
  • 杜宇:即杜鹃,古人称为“杜宇”,以其啼叫声而闻名。
  • 黄鹂:一种美丽的鸟,鸣声悦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杜宇”与“黄鹂”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和谐美好。“隐沦栖”则与道家思想相契合,表现了隐士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范成大生活的晚期,他在官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起伏,之后选择隐逸,过上了田园生活,这首诗便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秭归郡圃绝句二首》是范成大在官场生涯后的隐居生活写照,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和官场生活的对比。首句“花竹萧骚小圃畦”,用生动的意象表现出小园的美好与生机,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提到“官居翻似隐沦栖”,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对比。

“巴山四合秋阳满”描绘了巴山环绕、阳光普照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心中的宁静与安详。最后一句“杜宇黄鹂相对啼”则通过对鸟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在声韵、意境、情感上都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展现了范成大作为田园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竹萧骚小圃畦

    • 描绘出小园中花竹摇曳的景象,传达出自然清幽之感。
  2. 官居翻似隐沦栖

    • 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失望,认为官居的生活反而不如隐士的安宁。
  3. 巴山四合秋阳满

    • 通过巴山的环绕和秋阳的普照,展现出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4. 杜宇黄鹂相对啼

    • 通过对杜鹃和黄鹂鸣叫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居生活与隐士生活进行对比,突出生活的不同。
  • 对仗:如“杜宇黄鹂”,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 意象:花竹、巴山、杜鹃等意象丰富诗的层次,增强了自然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竹:象征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 巴山:代表地理和文化背景,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
  • 杜宇、黄鹂:象征自然的和谐美,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黄鹂
    B. 杜鹃
    C. 燕子
    答案: B

  2. 诗人对官居生活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失望
    C. 忽略
    答案: B

  3. 诗中“巴山四合”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地理位置
    B. 生活的繁忙
    C. 自然的安宁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范成大 vs 王维:两位诗人均擅长描绘自然,但范成大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竹枝 其十 西湖立春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 其一 西湖吊朝云墓 其三 西湖打鱼歌 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二 西湖岳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二十二 西湖竹枝词 其七 西湖竹枝 其三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腻秽 虫字旁的字 犯而不校 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香开头的成语 诛毙 燃萁之敏 西厂 蹇谔匪躬 忠告善道 四点底的字 软香温玉 戈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游掠 胁君 视结尾的成语 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