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46
谁云学宦不同源,人镜风流百世存。
想见当年临案牍,必无书限误成根。
谁说做官的学问不一样呢?
人如镜子般,风流才华可以流传百世。
想必当年我在案前工作时,
一定不会因为书本的局限而误导我的根基。
诗中提到的“人镜风流”可以理解为古人对才华和德行的重视,常常以“镜”作比,寓意人的品德和才能可以被他人所映照和评价。此诗作的背景可能与宋代对士人学问的追求有关系,反映出对真正才华的渴望与对书本知识局限性的思考。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梦阮,号懋斋,宋代的诗人、书法家,出身于士族,才华横溢。其诗作多以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士人理想和生活的思考。
《何氏书堂》作于张镃对自身学术经历的反思,可能是在对比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书本知识局限性的批判以及对真实才华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士人学习与实际官场经验之间的关系。首句“谁云学宦不同源”,显然是在回应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做官的学问有其特定的来源。这里,张镃通过反问的方式,质疑了这种看法,表明他对于官场学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接下来的“人镜风流百世存”,则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有才华的人的形象,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风流才华的持久价值。这种比喻使得诗意更加鲜活,突显出诗人对人品与才华的高度重视。
最后两句“想见当年临案牍,必无书限误成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中努力工作的自信,坚信自己的才华不会因书本的限制而受到阻碍。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力量,思想上深刻而具启发性,反映出张镃作为一个士人的自省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学问与实用之间关系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才华的重视和对书本知识局限性的反思,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士人精神。
诗中“谁云学宦不同源”的意思是:
A. 学做官的方式相同
B. 学做官的方式不同
C. 做官是简单的
D. 学问和官职没有关系
“人镜风流百世存”中的“人镜”比喻的是:
A. 人的外表
B. 人的才华和品德
C. 人的经历
D. 人的财富
诗人认为书本知识的局限性会影响:
A. 人的风流
B. 人的才华
C. 人的根基
D. 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