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赋》

时间: 2025-05-07 08:43:55

诗句

身已深藏畏俗知,客来邻曲善为辞。

偶弹冠起成何事,径拂衣归自一奇。

村饮妇常留烛待,山行童亦挟书随。

明时性学尤通显,却悔从初业小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3:55

原文展示:

偶赋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身已深藏畏俗知,
客来邻曲善为辞。
偶弹冠起成何事,
径拂衣归自一奇。
村饮妇常留烛待,
山行童亦挟书随。
明时性学尤通显,
却悔从初业小诗。


白话文翻译:

我已深藏在世俗的目光中,
客人来访时邻居总是善于言辞。
偶尔我弹起冠帽,起身又成什么事,
径自拂衣归家,这本身就是一种奇特。
村里喝酒的妇人常常留灯等候,
山中行走的孩子也总是带着书随行。
在明亮的时代里,性理之学尤其通达显著,
我却后悔当初只做小诗之事。


注释:

字词注释:

  • 深藏: 深入隐秘,隐藏。
  • 畏俗知: 害怕世俗的评判与认识。
  • 邻曲: 邻里的音乐或言辞。
  • 偶弹冠起: 偶尔弹起帽子,表示一种轻松的心态。
  • 径拂衣归: 直接拂去衣服,回家。
  • 村饮妇: 村中饮酒的妇人。
  • 明时性学: 明代的性理学,强调理性与道德。
  • 悔从初业: 后悔自己最初选择的道路。

典故解析:

  • 性理之学: 指的是宋明理学,强调道德、理性与人性,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等。
  • 妇人留烛: 表达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温馨,灯光象征着等待与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华,号少山,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热衷于诗词创作,尤其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刘克庄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与反省中,尤其是在面对世俗的压力与个人理想的冲突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偶赋》以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自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自述身处世俗却又心生畏惧,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敏感与不安。诗中提到的“邻曲善为辞”,似乎在隐喻社会的浮华与虚假。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用“偶弹冠起”来表现偶然与轻松的生活态度,似乎在暗示他对世俗的超脱与不屑。而“径拂衣归自一奇”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独特理解,回归自然与自我是一种内心的解脱。

后四句中,诗人描绘了乡村的温馨景象,村妇留烛、山童挟书,展现了一种质朴而真实的生活。这种对比使得最后两句更显沉重,诗人对性理之学的渴望与当初只写小诗的后悔,反映了他对知识与理性的追求。

整首诗在轻松与沉重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刘克庄在诗中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自我的真实认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已深藏畏俗知,
    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目光的畏惧与隐秘的生活状态。
  2. 客来邻曲善为辞。
    描绘了邻里间客人来访时的热闹,寓意社会的交往与浮华。
  3. 偶弹冠起成何事,
    表现诗人偶尔的轻松与随意,似乎反映出对生活的无所谓态度。
  4. 径拂衣归自一奇。
    回归自我,表达了一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5. 村饮妇常留烛待,
    描述农村生活的温情,照亮等待的心情。
  6. 山行童亦挟书随。
    小孩带书,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求知的渴望。
  7. 明时性学尤通显,
    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与思想的开放。
  8. 却悔从初业小诗。
    表达了对自己最初选择的后悔与对未来方向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通过世俗与隐逸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 象征: 村妇的烛光和山童的书,象征了人性中的温情与知识的追求。
  • 反讽: 诗人对自己初衷的悔恨,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突显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 象征温暖、等待与关怀。
  • 书: 代表知识、成长与追求。
  • 衣: 表现生活状态与内心的选择。
  • 村庄: 体现朴素和真实的生活场景。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灯光在中国文化中常与希望和温暖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则象征着知识的力量与人类智慧的积累,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俗的盲目追求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反思
    C. 对自然的描写

  2. “村饮妇常留烛待”中,烛光象征什么?
    A. 寂寞
    B. 温暖与等待
    C. 黑暗

  3. 诗人对性理之学的态度是?
    A. 渴望与追求
    B. 不屑一顾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偶赋》与李白的《月夜思》,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李白则更为抒情,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

通过上述内容的解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刘克庄的《偶赋》,并在诗词的世界中探索更多的情感与思想。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诗二首·其一 石钟山 㝛德化县 由㝛松向黄梅 天门山 八月十五日与朱子颖 黟县道中 贵池道中 离思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磨的词语有哪些 钟开头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悲喜剧 干字旁的字 倾抱写诚 左军 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岩僥 艮字旁的字 循环反复 望尘奔北 秃宝盖的字 抉摘 将本求利 盐梅之寄 凶猛 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