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梁》

时间: 2025-04-29 02:09:43

诗句

春泥滑滑雨丝丝,一路阴寒少霁时。

水入陂渠喧似瀑,云从山崦上如炊。

燎衣去傍田家火,炙烛来看野店诗。

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绕残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09:43

原文展示:

春泥滑滑雨丝丝,一路阴寒少霁时。
水入陂渠喧似瀑,云从山崦上如炊。
燎衣去傍田家火,炙烛来看野店诗。
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绕残枝。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泥土湿滑,细雨绵绵,行走在路上阴冷而少有晴天。
水流入田间的渠中,发出轰鸣声,像瀑布一样;
云从山峰上升起,像炊烟袅袅升起。
我在田间的火堆旁烘干衣服,点燃蜡烛在野店里吟诵诗篇。
梅花已落尽,心中愁苦无处诉说,独自搔首弄姿,绕着残枝叹息。

注释:

  • 春泥:指春季的泥土,因雨水而变得湿滑。
  • 霁时:晴天,诗中表示天气阴冷少晴。
  • 陂渠:田间的水渠,指引水流入田地。
  • 喧似瀑:水流声响,宛如瀑布的轰鸣。
  • 云从山崦:云从山顶升起的景象,形容清晨或黄昏的云彩。
  • 燎衣:用火焰烘干衣物。
  • 田家火:田间农户的火堆,表示人们的日常生活。
  • 炙烛:点燃蜡烛,表示在昏暗的环境中阅读或作诗。
  • 落尽梅花:梅花已落,象征失落和忧伤。
  • 蓬鬓:蓬乱的头发,表示心绪不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田园生活,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梅花的意象常常与孤独、失落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季深,号华阳,晚号松隐,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辞官,隐居于乡间。刘克庄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细腻,作品多反映生活的真实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渔梁》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之际。诗人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春雨、泥土、田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渔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阴冷与泥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致的观察与思考。开头两句“春泥滑滑雨丝丝”描绘了春雨绵绵的景象,给人一种湿润阴冷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接下来的“水入陂渠喧似瀑,云从山崦上如炊”则表现了水流与云雾的生动景象,生动而富有动感,传达了自然的韵律之美。

诗的后半部分“燎衣去傍田家火,炙烛来看野店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田间,点燃蜡烛吟诵诗篇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沉思。结尾“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绕残枝”则通过梅花的凋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充满了情感的深邃与思考的余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传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泥滑滑雨丝丝:描绘春天泥土湿滑,雨丝细密,营造阴冷的氛围。
  2. 一路阴寒少霁时: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阴冷,少有晴天的希望。
  3. 水入陂渠喧似瀑:水流入田间渠中,声响如同瀑布,生动描绘出春雨后水流的情景。
  4. 云从山崦上如炊:云从山间升起,似炊烟袅袅,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
  5. 燎衣去傍田家火:在田家火旁烘干衣物,体现了农家生活的温暖。
  6. 炙烛来看野店诗:在野店中点蜡烛作诗,表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
  7. 落尽梅花心事恶:梅花已凋落,诗人心中愁苦无处倾诉。
  8. 独搔蓬鬓绕残枝:独自抚摸蓬乱的头发,围绕着残枝,表现了孤独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声比作瀑布,增强了声音的表现力。
  • 拟人:云从山间升起,似有生命的炊烟,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关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渔梁》通过描绘春雨后的田园景象,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泥:象征着春天的生命与生机。
  • 雨丝:代表着柔和与细腻的自然现象。
  • 陂渠:象征着农田的生机与人类的耕作。
  • 梅花:象征着孤独与失落,传达情感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泥滑滑雨丝丝”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2. 诗中提到的“陂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水渠
    D. 山峰

  3. “落尽梅花心事恶”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渔梁》与杜甫的《春望》,都在描绘春天的景象,但刘克庄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时局的关怀与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表达上具有明显差异,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沈夫人 送宣孺摄邑古郫 池上 遣兴示彦博 游水陆院 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 彦博归自剑阳其家梅已半落作诗见示因次其韵 遣兴 王正卿为作山水小轴作此促之 次韵大人江上秋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字底的字 包含挥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钥的词语有哪些 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翻然悔悟 未笄 过索 放冷箭 瓜字旁的字 目不识书 闭关政策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龠字旁的字 杀一警百 拜赐之师 三撇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囊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