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次王宰簿喜雨聊句韵》

时间: 2025-05-01 10:33:11

诗句

旱魃重为妖,点雨如点血。

一念神所矜,蜚廉变骚屑。

灵螭卷天河,千里洗袢热。

二妙喜欲颠,钨豪赓白雪。

云烟落溪藤,传玩几漫灭。

韩孟不可作,吟社谁与结。

赖有飞凫仟,鸾棲等超绝。

娱我清庙音,熏蕤听疏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3:11

原文展示:

旱魃重为妖,点雨如点血。
一念神所矜,蜚廉变骚屑。
灵螭卷天河,千里洗袢热。
二妙喜欲颠,钨豪赓白雪。
云烟落溪藤,传玩几漫灭。
韩孟不可作,吟社谁与结。
赖有飞凫仟,鸾棲等超绝。
娱我清庙音,熏蕤听疏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旱魃(干旱的妖怪)重新作恶的景象,雨点如同鲜血般珍贵。作者在一念之间感受到神灵的怜悯,蜚廉(古代的一种神兽)却变得如同杂草一般。灵动的龙卷起了天上的河流,千里之地都被洗净,热气消散。二妙(指美好的事物)让人心情愉悦,仿佛白雪般的钨豪(象征着高贵的东西)降临。云雾飘落在溪边的藤上,传递着几多的无常。韩孟(韩愈和孟郊)虽然无法再创作,但吟社中又有谁能结成新的诗友?幸好有飞凫(即神鸟)在此,鸾鸟栖息的境界超凡脱俗。让我在清庙中陶醉于音乐之声,熏蕤(香草的一种)伴我听那疏远的越音。

注释:

  • 旱魃:传说中的干旱妖怪,古代人们认为是干旱的化身。
  • 蜚廉:古代神兽,象征着凶猛和不安。
  • 灵螭:灵动的龙,象征着力量和变化。
  • 二妙:指美好的事物,可能指艺术或诗词。
  • 钨豪:指珍贵或高贵的东西。
  • 云烟:指云雾,象征着虚幻和无常。
  • 韩孟:指唐代诗人韩愈和孟郊,二人以诗名著称。
  • 飞凫:神鸟,象征才华和超凡。
  • 熏蕤:香草,象征着清香和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平不甚详尽,但在诗词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其作品常带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风格多变且富有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经历了干旱之后,迎来了久旱的甘霖。诗人通过描写干旱的妖怪与雨水的珍贵,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再次王宰簿喜雨聊句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旱魃重为妖”引入,展现了干旱的严酷和不安,接着“点雨如点血”则将雨水的珍贵与稀少形象地比喻为鲜血,突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珍惜。

中间的“灵螭卷天河,千里洗袢热”描绘了雨水来临时的壮观场景,灵动的龙象征着力量和变化,暗示自然界的神秘与力量。诗人通过“二妙喜欲颠”描绘了雨带来的愉悦心情,似乎将人们的烦恼一扫而空。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又引入了对古人(韩孟)的思考,感慨当今的诗社缺乏才华横溢的人。诗人对当下的吟咏社群表达了一种失落感,但同时又在“赖有飞凫仟,鸾棲等超绝”中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诗的结尾“娱我清庙音,熏蕤听疏越”则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和音乐的热爱,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旱魃重为妖:干旱的妖怪揭示自然的残酷。
  • 点雨如点血:雨水稀少且珍贵,有如鲜血。
  • 一念神所矜:一瞬间的神灵怜悯。
  • 蜚廉变骚屑:神兽蜚廉变得无足轻重。
  • 灵螭卷天河:龙卷风卷起天上的河流。
  • 千里洗袢热:广阔的土地因雨水而清凉。
  • 二妙喜欲颠:美好事物让人心情愉悦。
  • 钨豪赓白雪:珍贵的东西如白雪般洁白。
  • 云烟落溪藤:云雾飘落在溪边的藤上。
  • 传玩几漫灭:传递着无常的玩味。
  • 韩孟不可作:无法再有像韩愈和孟郊那样的诗人。
  • 吟社谁与结:当今的吟咏社中又有谁能相结。
  • 赖有飞凫仟:幸好有神鸟飞凫的存在。
  • 鸾棲等超绝:鸾鸟栖息的境界超凡脱俗。
  • 娱我清庙音:让我陶醉于清庙的乐音。
  • 熏蕤听疏越:在香草的伴随下听那遥远的音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鲜血,突显其珍贵。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云烟落溪藤,传玩几漫灭”,使诗歌结构更为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观察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文化生态的反思与期盼。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生命、自然与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旱魃:象征着干旱和灾难,反映人们对自然的恐惧。
  • 灵螭:象征力量与变化,代表自然的神秘。
  • 飞凫:代表超凡的才华与希望。
  • 白雪:象征纯洁与美好,反映诗人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旱魃重为妖”中的“妖”指代什么?

    • A. 干旱
    • B. 雷电
    • C. 风暴
    • D. 雪
  2. “点雨如点血”中的“点”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夸张
  3. 诗中提到的“韩孟”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 A. 杜甫与李白
    • B. 韩愈与孟郊
    • C. 白居易与苏轼
    • D. 陶渊明与李清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史弥宁 vs. 杜甫:史弥宁的诗更多关注自然与人的情感,而杜甫则侧重于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
  • 相同题材:两者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风格各异,史弥宁更显细腻,而杜甫则更具悲壮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史弥宁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潇湘寺 西风 五斗 梧梅渡 吴中中秋怀瓜庐诸友 万顷田 晚立池上 岁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假阶救火 康伯 黑字旁的字 擂天倒地 披肝沥胆 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急且 夕字旁的字 府差 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蹴而得 龍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灵敏度 小市 釒字旁的字 垂头塌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