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6:10
周先生
元稹
寥寥空山岑,冷冷风松林。
流月垂鳞光,悬泉扬高音。
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
神力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场景,清冷的风吹拂着松树,月光透过树叶洒下如鱼鳞般的光辉,瀑布的水声高亢激昂。诗中提到周先生,他在此处焚香调琴,心境悠然。诗人感叹,周先生的神力如三千般充盈,然而这样伟大的力量又有谁能用黄金来回报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要言志”,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诗人以周先生为象征,反映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他对世俗财富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珍视。
《周先生》是元稹对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林环境,这种环境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体现,更是心灵的归宿。诗的开头以“寥寥空山岑”和“冷冷风松林”两句描绘出一个清冷宁静的场景,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似乎隐士的生活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进行的。接着,作者通过“流月垂鳞光”和“悬泉扬高音”描绘出月光和泉水的美丽景象,仿佛在为周先生的修行生活增添了几分诗意。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对周先生生活的烘托,更是对诗人心境的映射,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此外,最后两句“神力盈三千,谁能还黄金”则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感慨,暗示高人难以用财富来回报其精神力量,表达了对世俗价值的反思与超越。整首诗意境幽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隐士和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周先生的形象,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了精神价值的超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周先生”最可能象征什么?
诗中“流月垂鳞光”形容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