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1:23
哀病骢呈致用
作者:元稹
枥上病骢啼褭褭,江边废宅路迢迢。
自经梅雨长垂耳,乍食菰蒋欲折腰。
金络头衔光未灭,玉花衫色瘦来燋。
曾听禁漏惊衙鼓,惯蹋康衢怕小桥。
半夜雄嘶心不死,日高饥卧尾还摇。
龙媒薄地天池远,何事牵牛在碧霄。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生病的骢马在马厩中哀鸣的情景。它日渐消瘦,饥饿得在江边的废宅中徘徊,路途遥远。自从经历了梅雨之后,它的耳朵垂下来,刚吃上水生菜却又想要倒下。金色的缰绳仍然闪烁着光辉,但它的玉色马衣却因瘦弱而变得褪色。曾经听到衙门的鼓声让它惊慌,习惯走在宽阔的街道上,却害怕小桥的颤动。夜半时分它嘶鸣不已,心中不甘,在阳光下饥饿地躺卧,尾巴还在摇动。即使龙媒的土地薄,天池远在天边,何以让牵牛星在碧空中出现?
作者介绍:元稹,字微之,号澄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而闻名。元稹的诗多以社会现实为题材,情感真挚,善于描绘生活中的苦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稹生活的晚期,可能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感受到世事无常之后,借病骢之情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中描绘的骢马不仅是对友人或爱物的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哀病骢呈致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通过对一匹病马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生命、自由与苦难的深刻理解。诗中的骢马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形象,它更像是元稹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被困于世俗、失去自由的生灵。诗的开头以“枥上病骢啼褭褭”引入,立刻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骢马的痛苦之中,这种直接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厚度。
接着,诗中通过“梅雨”、“菰蒋”等意象,描绘了骢马的处境,从而引申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梅雨的湿润与骢马的病态形成对比,隐喻着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无情。金色的缰绳和玉色的马衣则展现了骢马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凋零,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经历的荣枯变幻。
诗中有“半夜雄嘶心不死”,表现了骢马虽然病重却依然不甘心的态度,象征着人类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诗的结尾“何事牵牛在碧霄”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空,似乎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和追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元稹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生命脆弱的敏感,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病骢的描写,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苦难,以及在逆境中依然不屈的精神。诗人用马的遭遇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揭示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挣扎和对理想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枥上病骢啼褭褭”描绘的是什么情景?
“金络头衔光未灭”中的金络头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梅雨”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