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09:47
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
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
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
红色的花瓣怜惜这宁静的颜色,与雨水的洗礼格外相宜。
余下的雨滴从细腻的花蕊上滑落,残留的水珠坠落在纤细的枝条上。
在浣花江边,我思念着这美景,低头在粉色的镜子中窥视。
想念这一切已久,幸好有微风轻轻一吹,吹散了我的思绪。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乐天,唐代著名诗人。他与白居易齐名,二人并称为“元白”。元稹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为题材,富有感情和哲理。
《赋得雨后花》创作于元稹的晚年,背景可能与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有关。雨后花的景象,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赋得雨后花》是一首描写雨后花卉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开头两句“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突出了花朵在雨水滋润后的静谧之美,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下来的“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展现了雨后花卉的细致,雨滴从花蕊滑落,水珠悬挂在细枝上,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雨后景象。后面的“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将个人的思绪与自然结合,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向往。最后一句“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则反映了诗人对美景的珍惜与怀念,微风一吹,带走了些许的忧愁与惆怅,留下的是对美好瞬间的铭记。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思念
D. 以上皆是
“红芳怜静色”中的“红芳”指的是?
A. 红色的花朵
B. 红色的果实
C. 红色的叶子
D. 红色的天空
诗中提到的“浣花江”象征着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纷争
D. 贫穷
以上内容涵盖了《赋得雨后花》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