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2:44
《句》
作者:元稹〔唐代〕
儿歌杨柳叶,妾拂石榴花。
见纪事松门待制应全远,
药树监搜可得知。
文昌杂录云唐宣政殿为正衙,
殿庭东西有四松,
松下待制官立班之地,
旧图犹存。
殿门外有药树,
监察御史监搜之位在焉。
唐制百官入宫殿门,必搜,
监察所掌也。
至太和元年,
监搜始停髻鬟峨峨高一尺,
门前立地看春风。
李娃行,见许彦周诗话。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孩子们在杨柳树下唱儿歌,女子轻拂着盛开的石榴花。诗中提到松门的待制官职,以及药树的监查。根据《文昌杂录》的记载,唐朝的宣政殿是正式的衙门,殿前东西两侧种有四棵松树,松树下是待制官员的座位,旧图仍然存在。殿外有药树,监察御史的监查位置就在这里。根据唐朝的制度,官员进入皇宫时,必须经过监察的搜查。至太和元年,监查制度开始停止,女子的发髻高高耸立,门前迎着春风而立。
元稹(779年-831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生于长安。元稹与白居易友谊深厚,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诗风清新,题材多样,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故。
《句》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中所描绘的春天景象,可能是元稹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的寄托,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日的景象与官场的制度相结合,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与人情的冷暖。诗的开头部分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孩子们在杨柳树下嬉戏,石榴花盛开,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下来的部分则逐渐转向官场,提到待制官员和监察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诗中对官场的描述颇具讽刺意味,尤其是在描绘官员入宫时必须接受监察的情景时,似乎隐含着对官场腐败与繁文缛节的不满。最后提到的“监搜始停”则暗示着社会风气的变化,传达出一种时代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在形式上短小精悍,意境深远,既有春天的生动,又带有对官场的审视,展现了元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考。
儿歌杨柳叶,妾拂石榴花。
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孩子们在树下歌唱,女子轻拂花朵,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见纪事松门待制应全远,药树监搜可得知。
提到官场的制度,说明诗人对官员生活的了解与观察。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官场的复杂,探讨了社会的变迁与人情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元稹的《句》主要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待制”指的是哪类官员?
A. 军官
B. 文官
C. 监察官
D. 地方官
诗中提到的“监搜”制度是指什么?
A. 对官员的检查
B. 对民众的监视
C. 对皇宫的巡视
D. 对宫女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