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东西二梁山三首》

时间: 2025-04-26 05:45:29

诗句

传道临春昔丽华,不从陈帝入隋家。

独将亡国千年恨,留下双颦寄岸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29

诗词名称: 题东西二梁山三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传道临春昔丽华,不从陈帝入隋家。
独将亡国千年恨,留下双颦寄岸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诗人提到曾经的美丽春天,不再追随陈帝的遗德,而是感叹亡国的悲痛,留下双颦的愁苦,寄托在岸边的花朵上。

注释:

  • 传道:传授道理,这里指传播文化或精神。
  • 临春:指迎接春天,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丽华:美丽的花朵,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 陈帝:指南陈的皇帝,象征着一个朝代的荣耀。
  • 隋家:隋朝,陈帝未能保住国家的命运。
  • 亡国:国家灭亡,指代历史上的悲剧。
  • 双颦:双眉紧皱,表示忧愁与思念。
  • 岸花:水边的花朵,象征着惆怅与寄托。

典故解析:

  • 陈帝:南陈是中国南朝之一,因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而受到后人的关注。
  • 隋家: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统一了南北朝,后因暴政而迅速灭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咏史诗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开篇以“传道临春昔丽华”引人入胜,展现出一种美丽的春天意象,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接着“而不从陈帝入隋家”,转而提及历史上的兴亡,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在“独将亡国千年恨”中,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历史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意识与悲伤。最后一句“留下双颦寄岸花”则将个人的愁苦寄托于自然,给人以清新的意境,同时也表现了对历史无法改变的无奈。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历史感和自然意象,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传道临春昔丽华”:传承着春天的美丽,暗示着过去的繁华。
    • “不从陈帝入隋家”:不再追随陈朝的遗志,表明对历史的反思。
    • “独将亡国千年恨”:通过亡国的悲痛,表达对历史的深刻感慨。
    • “留下双颦寄岸花”:将个人的愁苦寄托于岸边的花朵上,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岸花”上,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感受。
    • 对仗:“双颦”和“岸花”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对个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对往事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亡国:历史的悲剧,象征着失去与痛苦。
    • 岸花:自然的美,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与思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陈帝”指的是哪一朝代? A. 隋朝
    B. 南陈
    C. 唐朝
    D. 宋朝

  2. “双颦”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爱情
    D. 自然

  3. 诗人的情感主要寄托在哪里? A. 书本
    B. 岸花
    C. 山水
    D. 诗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咏史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均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但杨万里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在更广泛的历史背景中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一 宫怨 鹧鸪天 其二 登石鼓合江亭 鹧鸪天 咏宋子京赐内人 鹧鸪天·剪纸 鹧鸪天二首·为新会陈一峰题《初曦楼图》 其二 鹧鸪天 儗放翁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三十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偈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充溢 内闼 孤特独立 双人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更换 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闺绣户 走之旁的字 耸肩缩背 三头对案 牛字旁的字 物耗 崭阢 沉博绝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